今年以来,盐都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作用,统筹划定“三区三线”,科学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空间,确保城市开发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
该局将韧性城市建设目标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双评价”,划定洪涝、地质灾害等风险控制线,引导建设用地布局合理避让灾害风险区。综合各部门防灾减灾空间管控要求,将海绵城市、地下管线、人防建设、消防安全、公共卫生等各类管控要求融入用地审批、用途管制、项目选址、规划许可全过程,优化防灾减灾和各类公共安全设施空间布局,为建设韧性城市提供坚实空间保障。
同时,该局持续推进污水管网等重点基础设施升级工程,高效完成全区53个管网改造路径方案审查,涉及管线总长约7.2公里;高质量完成创智路(青年路—东进路)燃气管道、中俄东线高压天然气管道等关键项目的路径方案审定,涉及管道总长度达8374米,保障道路沿线居民及商业用户用气需求。在土地出让规划条件拟定中,进一步明确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及充电设施的刚性指标:住宅小区按户数配比不低于1:1配建充电车位,且集中停放区优先设置于地面;商业、办公类建筑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宜与主要出入口、公共交通站点衔接顺畅。
为确保工作实效,该局在规划编制、工程项目方案审查等关键环节,积极对接应急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利等部门,充分征求专业意见并吸纳合理建议,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方案。结合“4·22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等开展宣传活动,组织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进社区、进乡村,全面提高公众对韧性城市建设的知晓度和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