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是区域发展的基石。区委十五届十次会议提出,要重抓产业发展强根基,提升新兴产业竞争力,培育未来产业增长极,增加传统产业含新量。当前,全区上下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牢牢抓住项目建设、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三大关键点,推动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产业链条加速完善,新兴产业方兴未艾,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创新引领 锻造产业“硬核实力”
日前,2025年江苏省“三首两新”认定技术产品名单出炉,我区多家企业的十多项创新成果榜上有名:江苏神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HDSZ-1型闪蒸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成套装备”、江苏博拓新型建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高模量微膨胀深海风电灌浆材料”、江苏盐电阀门有限公司的“高性能双向密封蝶阀”、江苏方意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高性能低噪陶瓷刹车片”等技术产品均被列入名单。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盐都持续推动企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力实践。近年来,盐都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关键变量”,通过政策扶持、平台搭建、环境优化等举措,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仅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硬核支撑。
为进一步壮大科创主体生力军,盐都坚持梯度培育强雁阵,持续抓好“企业发展三件事”,年内国家高企净增100家、总量突破600家;再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0家以上,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斯瑞达新材料北交所上市,方意摩擦材料IPO报会,完成股改10家。激活企业创新源动力,实施科技问诊行动,引导中贵重工、盐电阀门等5家企业组建高水平创新联合体,推动高聚识别、坤泰机械等15家企业入库省联合创新中心,新签订产学研协议180项以上,年内规上工业研发强度超4%、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逐“绿”前行 激活低碳新动能
储能产业,是盐都近年来重点培育的新赛道。今年以来,盐都紧扣“双碳”目标,积极融入“风光储氢”一体化布局,一批企业在绿色转型中快速成长。
走进远航锦锂的智能化车间,匀浆系统与MES控制系统正精准调控着储能电池的生产流程。这家行业标杆企业自主研发的324动力电池,以35%的销售占比领跑市场,其“一芯多用”技术既可驱动重卡、矿卡,又能完美适配储能项目,实现投资成本下降10%以上。
作为盐都储能行业的标杆企业,远航锦锂正加快前沿技术研发,依托关联公司融和元储,强势立足国内外储能电池领域,打响储能蓝海市场“攻坚战”。
远航锦锂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是盐都更快步伐推动绿色转型的生动实践。据悉,盐都正扎实推进“2+3”零碳产业园建设,一体推进高新区省“双碳”先导区、绿色循环发展示范区建设,高效运营市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招引一批碳服务及认证机构,不断提升园区发展含绿量。积极推进义丰工业园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构建“绿电+新型电力系统+实时可溯源”体系,年内创成省级零碳示范场景。
在“双碳”目标牵引下,盐都已形成华锐风电、兴邦氢能、伏特储能等企业组成的绿色矩阵,未来三年新能源产业规模将突破300亿元,让“绿动盐都”成为区域发展最鲜明的标识。
项目为王 筑牢发展“压舱石”
日前,记者在江苏联超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看到,新引进的自动化设备正全速运转。随着切割、抛光、镀膜等精密工序的完成,一片片蓝玻璃在流水线上折射出淡蓝色光影。
作为盐都“3+3+N”产业体系的关键项目,联超光电构建了从光学设计到贴合组装的全产业链体系,其独创的多组合镀膜技术能精准还原图像色彩,产品已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领域。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年产600万片蓝玻璃和800万片心率片,实现30亿元年销售额。
据了解,盐都正紧扣项目引建“1965”、重大项目“2010”目标,深入开展重大项目“百日攻坚”行动,下半年再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新达产亿元以上项目60个、50个、30个、20个。按照“签约一批、开工一批、列统一批、建成一批”的思路,盐都对192个列省市区重大项目挂图作战,推动希哈至简等48个项目开工建设,联超光学玻璃等32个项目竣工投产,源乾车载线路板等46个新增长点项目满产达效,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历史节点回望,盐都以创新为引擎、绿色为底色、项目为基石的产业转型实践,已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的亮眼答卷。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盐都正以敢为善为的担当,书写工业强区、绿动未来的崭新篇章,推动“水韵古邑、高新盐都”建设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