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都区推进工业用地集约利用

发布日期:2025-09-15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胥国海 字体:[ ]

近年来,盐都区坚持“严管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重点抓好工业用地提质增效工作,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果明显。全区盘活闲置工业用地915.5亩、低效厂房67.86万平方米。盐都区被评为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连续6次获评省级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区,连续3次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盐都区按照“构建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打造产业生态”的发展模式,精心划定“三区三线”,引导产业向重点园区集聚。该区成立项目评审小组,对全区所有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新上项目,进行联审把关、综合评价;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或投资强度、产出效益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不予安排用地计划。同时,该区出台《盐都区工业用地强度指标管控办法》规定,落户高新区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400万元/亩以上、亩均税收20万元以上;落户市级园区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280万元/亩以上、亩均税收15万元以上。低于上述标准的项目,原则上不单独供地,统一进入标准厂房。

对新出让工业用地,盐都区全面实行“土地出让合同+投资发展监管协议”配置方式,区政府与竞得人签订投资发展监管协议,协议明确开工竣工期限、投资强度、投产时间、销售收入、地均税收、违约责任、退出收回等条款;以“模块化、集成式、可选择”政府服务承诺清单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集成运用地价、供地等支持政策,优先保障重大项目落地。

与此同时,盐都区组织开展产业园区用地调查和工业用地年度更新调查,全面摸清工业用地的土地利用现状、资源消耗和产出效益等情况;依托《盐都区产业发展载体焕新三年行动计划》,采取“一地一策”,对低效用地企业进行厂房出租、嫁接重组、产权转让、资产收购、司法拍卖、整片征收再开发等方式予以处置,导入优质工业项目,为产业转型升级腾出新空间。

该区还细化分类高新区、市级园区、一般园区用地容积率低限,组织工业集中区升级改造,通过“改造提升一批、腾退转型一批”,逐步释放存量空间,推动工业用地集中区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各类园区、厂房、土地和楼宇的产出率和贡献率。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