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十五届十次全会召开后,全区上下正锚定“四百一突破”目标,以“科创赋能产业、需求牵引突破”为主线,紧扣新质生产力发展脉搏。在这片涌动创新梦想的热土上,掀起“强引擎、扩载体、厚沃土”的热潮,以科技创新为产业升级注入动能,全力筑就长三角有影响力的产业科创高地。
增强辨识度 筑牢根基赋能产业跃升
科创载体是创新萌芽的温室与产业升级的引擎。盐龙湖智创谷内,盐城超级计算中心作为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的首个分中心,携手是石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澎湃动力。在是石科技强大算力支撑下,DeepSeek-R1模型展现出卓越的稳定性与高效性,从容驾驭复杂业务场景,拓展服务版图至更广阔的新兴领域。
“我们为盐城本地政企量身打造私有化模型训练推理解决方案。”是石科技总经理毛运航说,“依托自主可控的算力平台,可在本地安全完成模型训练部署,并通过多重防护体系保障数据与模型资产的全生命周期安全。”
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范雅表示,高新区正加速提升平台能级:重抓“三院三中心”建设,推动省重点实验室申报、超算中心升级国家级平台,并集中力量打造柔性电子技术应用创新中心,致力三年建成省级、五年创成国家级中心,不断提升科创平台的“集聚度、辨识度、贡献度”。
壮大生力军 企业驱动激发创新动能
企业是创新技术的源头活水与产业升级的实践先锋。走进江苏方意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车间,自动化生产线飞速运转。作为盐都高端装备制造标杆,方意前瞻布局汽车电动制动系统,凭借顶尖团队与成熟体系,已开发数千种刹车产品。
“我们将持续发力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该公司生产运营总监张海丰描绘蓝图,“引入先进数字化生产线,打造智慧工厂;加大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研发,三年内推出5至8款自主知识产权新品。”方意的成长印记,深刻体现了盐都在培育创新主体、释放企业动能上的不懈耕耘。
企业的快速发展,镌刻着科技创新的鲜明烙印。这背后,正是盐都重视科技创新、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助力企业释放创新动能的不懈努力。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高通量计算研究所副所长陈传飞告诉记者:“我们正自主研发产业垂类大模型服务平台,聚焦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领域,助力企业研产提效与智能决策,推动‘盐都制造’向‘盐都智造’跨越,为打造区域科创新高地注入强劲动能。”
做优生态圈 产创融合解锁协同密码
人才奔涌,方能滋养创新沃土。盐龙湖先进技术研究院内,近千名学子在“校企双导师”模式下成长,“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的机制打通了新兴产业人才供给的“最后一公里”。迄今,研究院已汇聚8个科研团队及外国专家工作室,培养近1500名研究生,并与龙头企业共建25个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促成255项产学研融合项目。
近年来,盐都精心搭建“创新鹊桥”:举办数字经济与超算产业化发展论坛、高校院所服务苏北产学研对接会及“盐龙湖”系列活动,深化与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大等高校合作;大力实施“黄海明珠”“都智汇”人才计划,在安居、医疗、子女教育上提供强力支撑,为产学研无缝对接营造最优生态。
区科技局局长石弘如描绘蓝图:“我们将聚力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办好柔性电子、高端装备等国家级、省级行业赛,深化‘科技问诊’,扩大‘盐龙湖积分贷’惠及面,发挥投贷联动优势,为创新主体精准赋能。”
从科创平台能级跃升,到创新主体千帆竞发,再到产创生态枝繁叶茂——盐都科技创新的蓬勃图景已然绘就。创新的种子深植于这片热土,未来将更加坚定地锚定“四百一突破”目标,深耕沃土、厚植根基,让创新的引擎更强劲、主体更活跃、生态更繁荣。盐都,正以科技创新的铿锵步伐,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大潮中澎湃奏响属于自己的最强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