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盐都区优化营商环境专题 >> 正文

盐都区柔性执法暖企心优化营商促发展

发布日期:2025-08-12 来源:盐城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日,盐都区应急管理局对某轻工制造企业未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档案的轻微违法行为作出不予处罚决定,这是盐都局倾情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彰显了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的鲜明导向。今年以来,盐都区应急局通过“教育引导+限期整改”柔性执法模式的躬行实践,既守住了安全生产底线,又为企业发展减负松绑。

转化理念,从“纠错整改”向“规范提升”转变

在执法检查中,针对企业首次发生且危害后果轻微的违法行为,盐都局执法人员依据《江苏省应急管理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规定,对“未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档案”等情形,作出不予处罚决定,并且当即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要求企业进行整改,组织安全专家提供“一对一”指导,帮助企业建立标准化档案,着力推动企业规范提升。

优化流程,从“刚性制度”向“柔性关怀”转变

在执法流程上,该局构建了“事前告知、事中服务、事后整改”模式。通过实行行政检查告知制度、入企扫码制度及检查报备制度,严格落实省应急厅不予处罚清单,明确“初次违法、危害轻微、及时改正”的适用标准,对未如实记录教育培训情况等常见轻微违法情形,实行“首违不罚”。同时,建立“说理式执法”工作规范,执法人员在对200家企业开展计划检查时,同步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指导企业整改闭环,实现“执法一次,普法一片”。

催生动能,从“应付检查”向“自我加压”转变

柔性执法带来的不仅是执法理念的转变,更催生了企业主体责任意识的提升,主动投入专项资金升级防护设施、定期自查自纠,将主体责任扛在肩上、落在实处,实现安全与发展协同提升的良性循环。今年上半年,全区每日近300家企业通过安全管家上报隐患治理情况,近200家企业安装升级了报警、防护等设备设施,191家企业安全投入同比提升超过20%,安全生产领域重大隐患数量同比下降70%,安全生产违法案件同比下降41%,企业主要负责人考试率达95%,企业问题隐患整改率达100%。

下一步,盐都区应急局将持续完善“执法+服务”模式,把“刚性制度”和“柔性关怀”相融合,将安全监管的“戒尺”转化成服务企业的“梯子”,以精准执法护航企业发展,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