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自去年12月区委全会作出“聚焦改革开放,激活发展动能”战略部署以来,全区上下以全会精神为引领,紧紧围绕发展目标,在重点领域改革、对外开放升级、营商环境优化三轴联动,驱动区域发展引擎发出澎湃轰鸣。
刀刃向内:重点改革破冰突围
在盐城高新区,源乾汽车电子项目设备调试正酣。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分两期高效推进,一期仅凭盘活2.5万平方米闲置厂房,便迅速上线新能源动力电池、智能座舱FPC及SMT生产线,一个华东地区重要的汽车电子“黑科技”智造基地呼之欲出。“从签约到投产的高效高速,得益于高新区‘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项目负责人的感慨,映射盐都改革攻坚的精准落点。
盐城高新区构建“目标考核+薪酬激励”双轮驱动体系,聚焦项目“签约率、开工率、竣工率、投产率、达效率”五大核心指标,形成项目推进“组合拳”:项目评审周周清、要素协调月月通、开竣工活动比干劲、招商活动蓄活水。
尤其对重点项目实施AB岗制,“每天至少1名科级干部驻守现场”已成为高新区规建局副局长董建工作常态。这套机制推动盐城高新区排名劲升10位,长盈精密50亿元项目主体建成、昱辉光能一期如期投产更佐证了改革赋能之效。
向海图强:开放能级蓄势跃升
盐城跨境电商产业园内,欢乐基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设计师们笔下的潮流玩偶,承载着“出海”雄心。“未来是个性化市场,我们通过深度定制提供情绪价值。”董事长孔祥宇五年前便洞察这一趋势。元宇宙与AI技术风口加持下,今年公司毛绒玩具海外销售额剑指8000万元新高。
“未来,公司将着力完善供应链体系,积极构建‘本地研发生产、全球品牌运营’的发展格局。在政府与园区的协同支持下,我们已与区内20家优质纺织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充分发挥本地纺织产业带集聚优势,强化品牌影响力,扩大跨境电商产业集群规模,为跨境电商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孔祥宇介绍说。
盐都深谙开放是“决胜题”,聚力推动企业从“单打独斗”转向“抱团发展”。盐城跨境电商产业园依托区位优势,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助力企业“一键出海”。今年,盐都将抓住外资准入放宽机遇,加强欧美、日韩靶向招商,鼓励现有企业利润再投资,全年新签约外资项目10个以上;加大外贸市场开拓力度,组织企业参加境外展会,支持更多企业“抱团出海”,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长10%;围绕宠物用品、汽摩配件、轻工纺织、机械设备四大产业,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年内跨境电商实绩超20亿元。
品牌塑造:“都满意”服务凝聚引力场
昆洋智能科技总经理陈晓成对“盐都速度”感触尤深:“去年10月13日土地摘牌,3日内即集齐开工所有证件,实现‘拿地即开工’。”这背后是区数据局锐意改革之功——作为全市唯一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其创新构建“4+19+23”标准体系,实现全链条流程再造与服务升级。
“标准化是放大‘都满意’品牌效应的坚实支撑。”项目负责人刘啸如是说。“一网通办”“一窗受理”“一次办结”已成常态,“进一扇门,办所有事”的便捷体验深入人心。政府“有求必应”的承诺,化作项目安心建设、企业专心经营的肥沃土壤。
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向海图强的开放眼光、服务升级的智慧沉淀——盐都改革的“三驾马车”正并驾齐驱,将制度创新与开放协同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基因密码。当改革的鼓点与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这片热土上,项目建设的机器轰鸣声、跨境电商的键盘敲击声、政务服务的暖心问候声,交织成一首动能澎湃的奋进交响曲。盐都,正以改革者的姿态,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加速领跑,书写着新时代的“盐都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