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骄阳炙烤着盐都大地,阵阵热浪裹挟着拼搏奋进的火热节奏。塔吊如林,巨轮破浪般的重大项目正扬帆蓄势,机械轰鸣,繁忙车间织就产销两旺的图景,桩基声声,这片建设热土正把时代铿锵写入未来。自去年十二月区委全会擘画“聚焦工业经济 更大决心建设产业强区”战略宏图以来,历经半年多砥砺奋进,盐都正以昂扬之态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产业筑基 立柱架梁强脊梁
产业根基稳固,区域竞争的筋骨才坚实。近年来,盐都区紧紧围绕“三年翻一番,总量超千亿”目标,精心构建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三大新兴产业,第三代半导体、新材料、人工智能三大未来产业和齿轮传动、化纤涂装、鞋机、输变电等N个传统特色产业的“3+3+N”现代产业体系,智能终端、涂装设备、输变电、齿轮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在此熠熠生辉。
新兴产业拔节生长,聚木成林——依托“东山系”“长盈系”等龙头企业,盐都加快延链补链强链,进一步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积极融入全市“风光储氢”一体布局,主攻新能源商用车、新型动力及储能电池、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等方向,持续做优新能源产业。立足本地产业配套优势,加快构建“制造+服务+品牌”融合发展产业体系,全力打造高端装备产业。
传统产业吐故纳新,生机盎然——扎实开展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行动,实施“老旧更新、产品提档、绿色转型、淘汰落后、布局优化”五项重点工作,推动齿轮传动、化纤涂装、鞋机、输变电等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加快做强“一镇一特色一龙头”,培育众多“精而美、特而强”的细分产业基地。
未来产业深植沃土,蓄势待发——盐都主动对接省“10+X”未来产业体系,第三代半导体向衬底、外延及芯片制造拓深,新材料聚焦新型电子材料、高性能纤维突破,人工智能锁定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与新算力应用,前瞻布局与场景示范双轨并进,未来产业先导区蓝图初显。
项目发力 千帆竞渡涌活水
盐都澎湃的建设脉动,胜过七月热浪。长盈科技产业园塔吊高耸入云,工程车流涌动不息;昱辉光伏组件自动化产线如精密织机,机械臂精准无声翻飞;方意摩擦材料智能化车间内,每分钟20片的高效运转刷新制造速度……一个个“压舱石”项目正从蓝图走向现实,画卷铺展。
这浪潮的背后,是盐都“项目为王”的坚定实践。全区紧紧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视其为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与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关键引擎。围绕“196”项目引建及“2010”重大项目目标强力推进,盐都以同等力度推动现有企业技改扩能与招引新项目,鼓励企业就地生根、枝繁叶茂。
一个个重大项目在盐都加速落地,不仅推动产业链集聚发展,增强区域经济韧性,更为区域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赢得先机注入强韧力量。从繁忙的建设工地到现代化产业集群,盐都正以实干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贡献澎湃动能。
服务润泽 厚植沃土引凤栖
招商引资乃发展活水,更是撬动未来的关键支点。盐都紧扣“3+3+N”产业图谱,深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主航道,全力促项目“落地生金”、企业“扎根成林”。
“超出预期,高效便捷!”日前,盐芯微电子总经理侯庆河谈及700万元贷款仅20天到位助其升级产线时激动难掩。其背后依托的正是盐都创新打造的“大走访+都企服务”平台——它精准对接需求、高效解决问题,线上即时联通,线下专班跟进,构建起“全流程闭环、零距离服务”的政企沟通新生态。
平台之上,企业心声直通决策层:“急需缝纫工!”“期盼更精准激励政策!”……线上线下的“企业大走访”让政企“面对面”,政府精准把脉企业痛点,服务创新精耕细作,亲商爱商的盐都温度由此彰显。
久久为功优化营商软实力,终成硬支撑:2024年全区新增国家高企100家,总量突破500家;新晋省瞪羚企业17家,两项指标均冠绝全市。与此同时,重大项目审批平均时限压缩65%,12个重点项目达成“五证联发”,“审批一链通、建设一站式、服务全天候”,企业满意度高达100%,盐都服务已成闪亮品牌。
产业繁花竞放是盐都开拓之姿,项目千帆竞渡乃其奋进印记,服务如涓涓细流滋养长久动能。从千年古邑到高新热土,盐都正沿着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策马扬鞭,足音响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