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以来,盐都区始终将“增进群众福祉”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以“聚焦民生幸福”为笔,在养老服务、就业服务、文化供给三大领域精耕细作,以更高质量的服务供给、更精准的民生举措,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满意度底色更暖、软实力亮色更显。
做好民生保障 提升获得感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盐都以“智慧颐养”破题,推动养老服务从“基础保障”向“品质安居”跃升。
在盐城国投健康长者公寓,智能护理检测系统正在紧张调试,38张智能床垫与防跌倒雷达构建起全天候安全网,让“老有所养”升级为“老有颐养”。护理部主管毛维虹介绍,未来平台将新增健康数据预警功能,并引入适老文娱项目,“让长者居住有品质、健康有保障、生活有乐趣”。
作为我区打造银发CBD,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重要服务窗口、体验平台,盐城国投健康长者公寓通过采取城企联动普惠养老模式,整合老年医疗保障、娱乐培训及老年产品销售、研发等资源,让专业照护更精准,让长者晚年更舒心,让“老有所养”真正升级为“老有颐养”。
从机构普惠养老到智慧化照护,盐都区以“城企联动”模式整合医疗、娱乐等资源,打造银发CBD,让“养老”变“享老”。数据显示,全区上半年8项养老实事项目提前完成,投资完成率达82%,托起了一方“幸福夕阳红”。
优化公共服务 提升满意度
就业是民生之本,盐都区以“小站点撬动大民生”的巧思,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
在大冈镇卧龙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专职工作人员为全职妈妈精准匹配文员、客服等岗位,22项服务涵盖政策咨询、失业登记等全链条需求。“家庭情况、就业意愿样样有数,服务送上门。”工作人员孙月娥的承诺,正是盐都就业服务的缩影。
如今,“三站合一”模式(就业服务站、零工驿站、家政服务点)释放叠加效应,上半年帮助159人咨询政策、21人实现再就业。从“试点”到“常态”,盐都正以精细化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端稳“饭碗”、鼓起“钱袋子”。
坚持文化润城 提升软实力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盐都以“水韵古邑、高新盐都”为名片,推动本土文化“破圈出海”。新编淮剧《天道》斩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赶脚》亮相全国展演;草房子景区举办的“世界儿童文学之旅”吸引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共话文学……从戏曲到研学,从湿地生态到非遗文创,盐都正以文旅融合绘就“文化点亮童年,生态滋养心灵”的诗意画卷。
2025年国际草莓大会、生态铁人三项赛等品牌活动接连登场,让“盐都故事”跃上世界舞台。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不仅滋养了市民精神家园,更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隐形引擎”。
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10类32件区级为民办实事项目顺利推进,已完成8件,正在实施24件;完成投资5.41亿元,占年度计划6.59亿元的82%,进度超前。一砖一瓦的累积,正转化为千家万户“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日常。
民生所望,施政所向。盐都以“一件实事”撬动“多重幸福”,用“绣花功夫”织密民生保障网。未来,盐都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坐标,在“获得感、满意度、软实力”上持续发力,让“幸福盐都”的答卷既有厚度,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