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都:厚植绿色生态底色向“碳”行

发布日期:2025-05-14 来源:盐阜大众报 作者:张兆领 王 丹 韦亚洁 字体:[ ]

“自去年10月投产以来,我们的订单量一直处于饱和状态。截至目前,销售额已突破5亿元,手头的订单足够支撑我们生产至8月。”5月9日,盐城融和智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厂长许熙成说。

融和智电新能源是新近落户盐都区的新能源重点产业项目,也是该区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盐都坚决扛起“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主阵地、主战场、主窗口”的使命担当,围绕“水韵古邑、高新盐都”总体定位,全面推动绿色转型,厚植绿色生态底色,努力当好绿色低碳的参与者、推动者、示范者。

数智赋能

迈向绿色征程

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是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新机遇、新挑战。盐都积极融入全市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大局,以推进“风光氢储”一体化融合发展为重点,发展新型储能、风电装备、晶硅光伏产业链,布局氢能等前沿领域,已集聚华锐风电、兴邦氢能、伏特储能等一批新能源企业。

日前,江苏达赛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台台自动化设备满负荷运转,一件件微型连接器在完成高速冲压后陆续下线。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去年开始逐步淘汰老旧落后设备,引进自动化、数字化程度高的设备,打破了发展中的工艺“瓶颈”。

“今年,公司已投入1000万元引进精密线切割机、高速冲床、高精密成型机等10台设备,产能提升35%左右。同时投入3000万元用于新品研发,推出多款高附加值产品,继续巩固公司在消费性电子连接器细分领域的头部地位。”该公司厂区主管刘明说。

江苏达赛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是盐都依托科技创新、数智赋能大力培育绿色低碳产业,不断放大设备更新的“乘数效应”,持续激发创新活力、孕育新质生产力,塑造新优势、释放新动能的缩影。未来,盐都将进一步聚焦低碳排放、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绿色化、高端化迈进。

科学布局

点燃低碳引擎

绿色低碳既蕴含发展机遇,更体现发展质量。近年来,盐都持续放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品牌效应,积极主动投身全市绿色低碳发展大局,创成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和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盐城高新区入选首批省级“双碳”试点名单,全市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在高新区正式上线。

此外,盐都还抢抓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等政策利好,依托盐龙湖低碳谷,优化提升市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加快集成全市碳足迹数据库。积极招引一批碳服务及认证机构,形成“碳管理、碳核算、碳交易”等“全链条”碳服务体系,打造面向全市的绿色低碳服务产业集聚区。高品质建设全省首批城乡建设“双碳”先导区,开展零碳公园、零碳社区等系列示范建设,加大光热、光电、浅层地热能等新能源在建筑中的综合利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城市典范。

优化治理

筑牢绿色根基

生态是盐都的良好禀赋,是最普惠的民生、最恒久的财富。盐都秉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理念,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筑牢生态屏障,提升城乡品质。

在大冈镇联合村,河道保洁员采取“人工打捞+机械清运”的立体作业模式,对水域开展地毯式清理,全力实现“河面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物、河岸无垃圾物”目标。

在秦南镇,虹桥居委会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对辖区内部分小区进行环境清理。为了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居委会采用“组长+网格员”的工作模式,坚持重点部位每日巡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整改一处销号一处,形成工作闭环,让村庄变得更加干净整洁、宜居宜业。

在产业“高新绿”上锻造领跑优势,在“绿色颜值”“金色产值”共生共赢中先行探路,盐都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使“绿水青山”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