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共盐都区委十五届九次全会专题 >> 正文

盐都区做优营商土壤助力企业腾飞

发布日期:2025-03-07   来源:盐都日报 作者:韦亚洁 字体:[ ]

营商环境是地方经济的“软实力”,是推动投资和项目建设的“助推器”,更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盐都积极扛起主城担当,积极改革,勇于创新,实现从“审批提速”到“系统赋能”的突破,将营商环境优化实践推上新台阶,吸引了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在盐都大地落地生根,2024年,盐都全年净增国家高企100家,总数超500家、新获评省瞪羚企业17家,均列全市第一。

打好组合拳 跑出加速度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乍暖还寒时候,盐都各大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处处涌动着蓬勃发展的生机。

总投资50亿元的昱辉光伏组件项目车间里,1条生产线已经正式投产,其余生产线的调试、扫尾工作也在紧张进行。

昆洋智能科技项目现场,办公楼和2号厂房已经封顶,1号和3号厂房正在进行主体建设。

在联超光电(盐城基地)年产600万片蓝玻璃和800万片心率片项目建设现场,厂房主体结构改造加固已经完成,正进行管线铺设、地面处理和墙面装修。

“盐都速度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盐城市昆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成告诉记者,“我们公司去年10月13日土地摘牌,3日内拿到施工许可证等开工的所有手续,实现‘拿地即开工’,数据局给予了全程帮办代办服务。预计4月份全面竣工,9月份全面投产,当年可实现销售1亿元,来年实现销售3亿元。”

项目拼速度,审批拼服务。一系列重大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的背后,是盐都紧盯重点领域,攻坚“最简审批”,全力打造办事服务新体验的真实写照。

对于项目来说,时间就是金钱。盐都聚焦“拿地即开工”目标,整合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专区”,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压缩40%,以“数据跑路”代替“企业跑腿”,让“层层审批”精简为“一次办结”。2024年,全区重大项目平均审批时限缩短65%,12个项目实现“五证联发”,企业满意度达100%。

接下来,盐都将打造企业服务“全周期”矩阵,探索“行业准入综合许可、市场准营承诺即入”新模式,丰富“1+N联办联销”、分支机构集中办理等服务场景,拓展“云辅导、云勘验、云审批、云出证”,优化新领域新业态市场环境。深化项目审批“全链式”改革,创新“首席数据官+专家智库”评审模式,推动政务信息化项目规划、审批、实施和监督“一件事”办理,提升“数字盐都”项目建管水平。强化帮办代办“全过程”服务,推行一专班、一方案、一清单、一套材料、一跟到底“五个一”服务标准,加强事前辅导和申报陪同,确保项目审批“零障碍、零延误”,助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筑巢引凤来 构建强磁场

科创载体是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平台。近年来,盐都大力整合集聚科创资源,不断完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创新平台研发水平,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栽好梧桐树,凤凰自然来。依托“一核两翼多点”科创布局,盐都全力打造盐龙湖智创谷、火炬路科创园、人工智能港、盐渎数谷四大科创载体,创新生态活力的不断提升;成功招引入驻优必选机器人、聆世科技等多个优质项目,微纳功能材料研究所、数字孪生与智能制造研究所等6个实验室建成使用,牵头成立淮河经济带创新联盟,高新区全国排名前进10位。依托丰富的载体优势,盐都成立全市首家科技招商公司,创新构建“科技局+科招公司+园区+基金”科技招商体系,不断提升创新浓度和产业密度,并在全市首推“创新积分贷”产品,建立企业“技术翻译官”制度,开展“技术问诊”行动,累计服务企业530家(次),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练好硬功夫 打造金招牌

贴近企业,靠前、精准地提供服务,是盐都在“迎商”过程中实现“赢商”的不二法门。近年来,盐都不断攻坚“最简审批”,竞跑“最优服务”,砺剑“最硬作风”,练好招商引资“内功”,形成“人人抓招商、个个有任务”的全员招商新格局。

盐都抓实标准化业务管控,以盐城高新区国家级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创建为契机,细化固化审批操作规程,推行审批岗位“分段管、交叉审”、行政审批否决备案制,深化服务效能“啄木鸟”行动,进一步规范审批服务行为。实施专业化培优工程,造浓学先进、亮服务、赛业绩、比创新氛围。完善立体化监督机制,常态化开展主官走流程、营商环境体验官、群众代表来吐槽等活动,为政务服务堵点难点问题“把脉开方”。坚持窗口日巡查、月通报,依托政务服务“好差评”“办不成事”窗口等形式,及时发现受理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难题,倒逼改革创新举措和作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今年,盐都还将围绕省市“争第一、创唯一、塑标杆”目标,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数字赋能的创新锐气、群众至上的服务底气,扎实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便利化服务、数智化发展,全力打造“审批最简、服务最优、作风最硬”的政务生态。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