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专题 >> 正文

盐都:澎湃绿色动能,勇当“碳路先锋”

发布日期:2025-03-28   来源:盐城新闻网 作者:韦亚洁 钱伟伟 浏览次数: 字体:[ ]

澎湃绿色动能,勇当“碳路先锋”。生态是盐都的优势,绿色是盐都的底色。近年来,盐都全面推动绿色转型,厚植绿色生态底色,坚决当好绿色低碳的参与者、推动者、示范者。

数智赋能迈向绿色征程

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是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新机遇、新挑战。

日前,记者走进江苏达赛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台台自动化设备满负荷运转,一件件微型连接器在完成高速冲压后陆续下线。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公司原有设备产能渐显乏力,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从去年开始,公司逐步淘汰老旧落后设备,引进自动化、数字化程度高的设备,打破了发展中的工艺“瓶颈”。

“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拓,公司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今年,已投入1000万元引进精密线切割机、高速冲床、高精密成型机等10台设备,提升公司整体产能35%左右。同时将投入3000万元用于新品研发,推出多款高附加值产品,继续巩固公司在消费性电子连接器细分领域的头部地位。目前在手订单约3亿元。”江苏达赛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厂区主管刘明说。

江苏达赛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是盐都通过加强创新、数智赋能大力培育绿色低碳产业,不断放大设备更新的“乘数效应”,持续激发创新活力、孕育新质生产力,塑造新优势、释放新动能的缩影。未来,盐都将进一步聚焦低碳排放、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绿色化、高端化加速迈进。

积极布局点燃低碳引擎

绿色低碳既蕴含发展机遇,更体现发展质量。近年来,盐都持续放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品牌效应,积极主动投身全市绿色低碳发展大局,创成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和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产品。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均实现零煤炭消费,电气化率达82%,能耗强度0.15吨标煤/万元,全市最低。目前,盐城高新区已入选首批省级“双碳”试点名单,全市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在高新区正式上线。

此外,盐都还抢抓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等政策利好,依托盐龙湖低碳谷,优化提升市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加快集成全市碳足迹数据库。积极招引一批碳服务及认证机构,形成“碳管理、碳核算、碳交易”等“全链条”碳服务体系,打造面向全市的绿色低碳服务产业集聚区。高品质建设全省首批城乡建设“双碳”先导区,开展零碳公园、零碳社区等系列示范建设,加大光热、光电、浅层地热能等新能源在建筑中的综合利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城市典范。

细化治理筑牢绿色根基

生态是盐都的良好禀赋,是最普惠的民生、最恒久的财富。盐都秉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筑牢生态屏障,提升城乡品质。

在大冈镇联合村,河道保洁员采取“人工打捞+机械清运”的立体作业模式,对水域开展地毯式清理,全力实现“河面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物、河岸无垃圾物”目标。

在秦南镇,该镇虹桥居委会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对辖区内部分小区进行环境清理。为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居委会采用“组长+网格员”的工作模式,坚持重点部位每日巡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整改一处销号一处,形成工作闭环,让村庄变得更加干净整洁、宜居宜业。

……

今年以来,盐都各乡镇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全域化治理、精细化管护、长效化推进,全面升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体系,绘就了乡村振兴新图景。

盐都将继续在产业“高新绿”上锻造领跑优势,在“绿色颜值”“金色产值”共生共赢中先行探路,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使绿水青山产生更大效益。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