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渐起,草木新荣。入春以后,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各地的大集越发红火起来。
盐都区张庄街道钱龙路的“乡村自在大集”,每逢阳历4、9开集。3月24日上午,集市又热闹开张,这里不仅有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有热闹非凡的人群和浓厚的文化气息。
走进全长1.5公里的集市,只见190多个摊位鳞次栉比、有序排列,各类商品琳琅满目,新鲜的蔬菜水果、活蹦乱跳的家禽、色彩斑斓的花卉……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选购。
村民张秀华说:“我就住在这附近,经常来赶集。每次来都感觉很热闹,特别有生活气息。这次集市上还多了很多非遗产品,很不错。”“我是本地人,这个草莓都是自己家大棚种的。今天上午半天卖了大概有一百斤,很感谢这个平台。”草莓商户陈开香开心地告诉记者,这个集人气很旺,每次来都能卖掉不少草莓。
除了农副产品,省级非遗张庄藕粉圆、何家笛箫等特色非遗展区也格外引人注目。近年来,张庄街道积极推动“集市+非遗”模式,将本地特色农产品与非遗文化有机结合,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乡村文化品牌。
“我们将持续改善集市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鼓励更多商家入驻,丰富商品种类,满足居民多样性的消费需求;同时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传统技艺表演、民俗文化展览等,在满足居民购物需求的同时,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世界。”张庄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副主任周明元表示。
每逢阳历2、7结尾的日子,是盐都区台创园宗凌集市的“逢大集”日。随着125省道的建成,这里逐渐发展成为周边乡镇最大的土货集市,不少群众慕名而来,感受浓厚的人间烟火气。
3月22日上午,记者来到宗凌村集市,只见道路两旁摆满了摊位,蔬菜瓜果、鸡鸭活禽、绿植摆件、衣服鞋帽……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现场,喇叭的吆喝声、乡亲的问候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红红火火的“乡村交响乐”。
“这个大集东西全,瓜果蔬菜都是自家种的,特别新鲜,价格也合适。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各种经济实惠的土特产,每回集市,我都来逛逛,顺手就把家里缺的东西给买齐了。”宗凌村村民葛华超说。
今年以来,台创园大力推动宗凌集市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打造农村经济发展“新名片”。据统计,宗凌村每次大集可吸引各地商贩200余户。这个富有特色的农村大集,成了增强人气、促进消费、拉动产业、激活乡村的重要“窗口”。
“我们会持续壮大集市规模,计划把这里打造成里下河地区最大的土货集市,为村民提供一个销售农产品的平台,增加大家的收入。”台创园宗凌村党总支副书记朱俊表示,未来,宗凌村还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把土货集市办得越来越好。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一场场市集如同一幅幅热闹喧嚣的画卷,用最鲜活的笔触,在盐都大地上绘就活色生香的乡村图景。在这里,我们可以触摸乡村的脉搏,领略乡村振兴的斑斓底色。未来,盐都将持续实施特色产业发展、资源潜力挖掘、村企合作联建等9条路径,确保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稳步提升,让“赶集经济”持续推动城乡经济资源流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构建农文旅联动发展的全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