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都区全域整治赋能乡村振兴新实践

发布日期:2025-11-07 来源:美丽江苏微信公众号 字体:[ ]

盐都区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乡村振兴,在成功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基础上,主动扛起“走在前、做示范”的使命担当,以秦南镇为试点,创新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探索出一条平原水网地区空间治理新路径,为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区域实践。

强化顶层设计

构建协同推进新格局

盐都区坚持系统思维,强化区级统筹。一是健全组织体系。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专项指挥部,统筹27个部门组成7个工作组,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工作机制,出台配套政策文件,形成“区级主导、部门联动、镇街落实、国企实施、多方参与”的治理机制。二是创新规划引领。秦南镇将全域整治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1+5+5”规划框架,实现国土空间、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三是完善监管机制。建立纪检监察、组织、审计部门联席监管制度,实行全过程数字化监管,确保项目规范实施。四是强化要素保障。创新“财政+国企+金融”多元投入模式,争取政策性信贷支持8.5亿元,吸引社会资本7100余万元,破解资金瓶颈。

聚焦重点突破

打造全域整治新样板

通过系统施策,盐都区在秦南镇取得显著成效。空间布局实现优化,完成土地整治1808公顷,建成高标准农田1052.6公顷,新增耕地82.66公顷,百亩以上连片耕地比例提升至8.6%,构建起“生产集约、生活集聚、生态宜居”的国土空间新格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整治河道23公里,种植绿化苗木6500棵,建立“村委+村民代表+农户”三级共管体系,水乡生态面貌焕然一新。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建成4200亩智慧农田核心区,与省农垦集团合作建设2万亩粮食产业园,打造“秦南仓”区域公用品牌,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民生福祉切实增强,改善1245户农民居住条件,新建4个新型社区,改造提升道路5公里,区域交通“微循环”全面打通。

深化改革创新

培育持续发展新动能

立足新发展阶段,盐都区将持续推进全域整治走深走实。一是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区。推进农田水利设施智能化改造,构建农情测控系统,引入无人机自动化作业平台,打造“数字农田”样板。二是打造农文旅融合标杆。深度挖掘蟒蛇河生态廊道资源,打造“耕读研学”“红色乡贤”“民俗艺术”三大特色IP,培育精品旅游线路,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三是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体系,深化“三清一改”行动,建立权责明确、管护到位的长效机制,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品质。

盐都区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现了国土空间优化、生态环境改善、产业转型升级和民生福祉提升的有机统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经验。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实践创新,努力在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展现更大作为。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