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是盐都的良好禀赋,是最普惠的民生、最恒久的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2024年,盐都区坚持抓融合、优生态,城乡品质持续提升。2025年,盐都将进一步筑牢生态保护屏障,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走在前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谋生态就是谋发展。区委全会提出,要聚焦生态文明,更优路径实现绿色发展。对此,区水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黄典表示,区水务局将以区委全会精神为指引,紧扣建设绿色发展先行区目标,以实干奋进的姿态在水利工作上谋突破、求实效。“一是抓水资源保护,探索管理新路径。开展地下水压采封井、用水定额管理、超采区治理等工作,充分挖掘水资源价值,将‘沉睡’的水资源转化为金融‘活水’,激活‘水经济’。二是抓水环境治理,筑牢绿色基底。实施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国省考断面支流河道治理、农村生产河道轮浚项目,推进红九河治理、兴盐界河治理工程,以工程治水促进河流水生态修复,有效改善人居水环境。三是抓水生态优化,巩固建设成果。持续健全河湖管护责任链,常态化开展河湖巡查管护,高质量推进幸福河湖建设,有计划实施35条河湖水域监测评价工作,进一步做活‘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全力绘好全区水美绿色画卷。”
盐都自然资源丰富、生态优势独特、生态产业合理、生态创建领先,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区委十五届九次全会提出,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空气质量改善行动,坚持水环境工业、生活、农业“三源”同治,推进省级“无废城市”创建,不断擦亮“美丽盐都”城市名片。盐都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蔡强胜表示,区生态环境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自觉担当尽责,进一步放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品牌效应,坚持绿色示范引领,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滚动实施省级大纵湖“生态岛”试验区、清水廊道、省级“无废城市”、餐饮油烟治理、监测监管能力提升等生态环境“十大工程”,打造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特色亮点,充分展现盐都里下河西部荡区水生态、水文化特色底蕴,全面建设碧水蓝天、鱼翔浅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