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以产立,产以城兴,建设城市经济集聚区是发展城市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经之路,是融入长三角都市群的最优选择。
区发改委党委书记、主任陈兵表示,建设城市经济集聚区,我区拥有独特优势:一是城市经济结构优。上半年,盐都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72.4亿元,占GDP总量49.5%,“三二一”产业结构特征明显。二是城市经济产业强。盐都持续完善“333”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建成苏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汽车消费服务市场,创成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省级示范物流园区等一批品牌。三是城市经济业态新。盐都着力搭建数字跨境结汇平台,打造全省首家跨境电商社区,创成盐城首批省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全市率先完成“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模式通关。
建设城市经济集聚区,要高标准打造十大服务业集聚区,坚持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并重,重点围绕三个方面全力推进:
一是推动产业优势更突出。以提升城市经济首位度为目标,围绕现代物流、科创服务等优势产业,高质量打造城西南现代物流、盐龙湖人工智能、盐龙湖智创谷、盐城高新区人力资源产业园集聚区,加快发展具备盐都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大力推动“制造+服务”新模式在盐都创新实践,吸引更多企业家来盐都投资兴业。
二是推动集聚效应更明显。以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为目标,深挖盐都产业特色,高站位规划城市经济集聚区空间布局,高起点谋划城市经济集聚区发展路线,高品质建设东方汽车广场、盐渎路数字贸易集聚区,在汽车服务、跨境电商领域营造集聚态势、培育竞争优势,催生更多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支撑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推动功能配套更完善。以提升城市经济影响力为目标,重点建设海洋路现代生活、渎上·老西门特色街区、小马沟健康生活、盐都新城中央商务区集聚区,做优吾悦、万达、古月年华“三大商圈”品质,大力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在盐都有序高效开展,引导市民“吃、住、行、游、购、娱”都来盐都,为盐都城市经济发展集聚人气,让盐都的烟火气更浓郁、消费圈更繁荣。
建设城市经济集聚区,要在等级创建上攻坚,深入推进省现代服务业“331”工程,以创促建,三年内新培育省级服务业集聚区3家以上,打造长三角地区有影响力的城市经济集聚区;要在项目引建上攻坚,围绕“一楼一特色”要求,突出抓好产业项目提级带动、功能项目塑造特色,全生命周期跟进城市经济重大项目建设,年内完成市认定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40个、30个、15个;要在居民满意上攻坚,聚力打造“可观可感”特色街区和楼宇,全心全意为市民构建放心、安心、舒心的消费环境,唱响“城市经济看盐都”品牌。
盐渎街道党工委书记蒋国兴表示,将迅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坚决扛起城市经济集聚区建设主力军责任,重点做好六项重点工作:
城西南现代物流集聚区持续发挥产业集聚效应,重点招引数字物流、供应链物流、商贸物流等高质量物流项目,快推中国邮政、鑫汇金、快递供配集散中心等项目早竣工、早达效,以争创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为契机,不断完善功能配套,提升服务质量,整合要素资源,推动集聚区智慧化改造,最大化压降物流成本,努力打造立足盐城、面向苏北、服务长三角的物流重点区域枢纽,三年内开票销售突破百亿元,税收超3.5亿元。
盐渎路数字贸易集聚区重点壮大跨境电商产业园、数字农业科创园、盐渎数谷三大载体,跨境电商产业园围绕打造全省第一家跨境电商社区的目标,加快招引跨电平台、跨境大卖、海外仓运营等企业,年内集聚跨电企业超100家、实现跨电贸易5亿美元以上。
数字农业科创园瞄准建成全市领先的数字农业总部基地和现代农业科创园定位,重点招引农产品研发、农业技术开发、农产品电商销售、农业科技金融等企业,年内入驻涉农企业20家以上、实现线上线下年销售突破10亿元。
盐渎数谷聚焦平台类数字经济、平台类科创服务行业,打造全市最优的数字经济科创高地,年内集聚企业50家以上,净增高企16家,税收超千万元。
东方汽车广场集聚区充分利用现有车管所、共享钣喷中心、检测中心等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新车展销以及美容改装等售后服务,锚定“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汽车服务集聚区目标,重点打造新能源低碳广场,年内集聚区入驻企业超900家,引进华为、理想等新能源品牌汽车交付中心5家以上,知名品牌车企华东区域商贸配送中心2个,年内创成市5A级园区,通过以旧换新等政策,提振汽车消费活力,冲刺年开票销售过百亿,税收达1.5亿元。
海洋路现代生活集聚区围绕全年完成开票销售140亿元、税收超5亿元目标,持续繁荣吾悦广场,提升运营质效,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和夜间经济,增设丽柏酒店等高端商务酒店,加快引进特色街区和特色商超,深入融合海洋元素,打造城西南别具风格的街区文化,在全区城市经济集聚区建设中真抓实干、奋勇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