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以来,郭猛镇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切入口,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人居环境、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相得益彰,奋力建设生态美、环境美、人文美、管护水平高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坚持“三个强化”,发动全民参与
强化党建引领,坚持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展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密切党群关系的“练兵场”,建立“镇党委+村级党组织+基层党小组”的三级联动治理体系,积极动员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全面吹响环境整治“冲锋号”,持续掀起人居环境整治热潮。强化责任压实,细化工作措施,分解落实工作任务,由驻村班子成员牵头、由各村(社区)书记负责,村民小组长包干,以老党员、保洁员等为基础,组建各村突击行动小组,实行包村干部督导落实“双责任”工作模式,形成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各级党员干群一线作战的工作格局。强化宣传发动,坚持宣传教育先行,通过印发《人居环境倡议书》、用好村部大喇叭播放宣传录音、开展各类文明习惯培育活动等方式,吸引动员更多居民参与环境整治,引导群众养成主动参与“家门口”环境提升的好习惯,积极营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
突出“三个重抓”,推进全域整治
重抓垃圾清运,全面做好生活垃圾收运工作,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减少垃圾在源头停留时间,杜绝垃圾外溢及扩散,共清理道路及田头垃圾约21吨,村庄垃圾105处,约7吨。重抓河道清理,各村(社区)利用全自动保洁船,对主干道沿线河道、重点工作量大的河道进行水杂草清理,常态化清理河面漂浮物和各类生活垃圾,共清理河道水杂草、漂浮物1580方。重抓村庄整治,以明朗村等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为标杆,以创建美丽庭院为抓手,清理家前屋后杂物56处、沟渠12处,更新垃圾桶200只,清理乱堆乱放85处,维修公厕等设施设备2处,打造村庄居民生活、休闲小节点,系统全面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实现村庄环境蝶变。
夯实“三项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健全组织机制,由分管乡村振兴班子成员牵头,以村建、城管、环卫、农业、绿化等相关单位为成员,组建工作领导小组,并以原“五位一体”人员为基础,组建乡建办,举全镇之力推进工作步入常态化轨道。创新参与机制,以乡村治理积分超市为抓手,按照“主动报、随手拍、邻里评、村委查”的4个增分路径,激发群众参与环境整治内驱力,为全镇干群同心整治环境提供制度保障。严格督查机制,以乡建办牵头,组织各村(社区)进行互查,以公开透明的评分机制,推动各村(社区)自我排查短板和弱项,自我要求整改,并形成各村(社区)比学赶超的突击整治工作高潮,推动全域人居环境大提升。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接下来,郭猛镇将继续坚持河道清理、道路修理、巷道治理、庭院整理“四理工作法”,认真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探索创新方法,持续推动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