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专题 >> 正文

盐都:奋力开启“科创能级”跃升之路

发布日期:2024-12-09   来源:盐阜大众报 作者:王 丹 陈 诚 张兆领 浏览次数: 字体:[ ]

成立全市首家科技招商服务公司,新申报国家高企146家,规上企业中高企占比达53%、全市第一;新获批省专精特新企业54家、累计达154家,均居全市第一梯队;出台改革创新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创成省智能基础零部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智创园获批省城乡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先导区……

当前,盐都大力实施科创载体引领赋能、科创平台建优提升、科创主体引优培强、科创资源集聚优化“四大计划”,在以科技创新、人才引领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为全市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盐都“智慧”。

聚焦科创平台建设

载体平台建设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盐都依托“一核两翼多点”科创布局,聚焦“可观可感”,全力打造盐龙湖智创谷、火炬路科创园、人工智能港、盐渎数谷四大科创载体,累计招引入驻优必选机器人、聆视科技等优质项目52个。上硅所质子导体型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技术获得省前沿技术攻关项目立项、争取项目资金500万元,全市唯一。

作为该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领头羊”,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高通量计算研究所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自建所以来,高通量所立足自主创新,开展技术攻关,为全面开启“无人化、智慧化”场景服务,积累丰富的技术和产品资源。

“我们在盐城地区已完成秸秆综合管理平台、智慧养蚕系统及大田监管系统的示范项目建设,并取得良好的示范效应和经济成效。”据高通量计算研究所所长助理张华介绍,下一步,研究所将着力提升平台的引领性、开放性和不可替代性,大力增强科创平台贡献度,为盐都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聚焦创新主体培育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让企业既作为科研项目“出题人”,又能成为合作项目管理者。为此,盐都加大资源集聚,积极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把高企培育作为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工程。

位于秦南镇的江苏大明生物工程装备有限公司集研发、设计、制造、服务于一体,是一家专业生产一、二类不锈钢和碳钢压力容器及微生物发酵工程非标设备的企业。近年来,随着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公司已然享受“智改数转”带来的红利,今年,公司加大技改投入,带来一批智能自动化装备,实现生产效能的再次提速和产品质量的再度提升。

“一直以来,公司始终瞄准行业前沿,聚焦食品、医药微生物发酵过程装备及制造新工艺、新产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攻关核心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目前拥有13项发明专利、40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公司开发生产的FXG系列高效节能发酵罐,荣获江苏省科技新产品‘金牛奖’。”公司董事长胡正忠介绍。

企业的快速发展,镌刻着科技创新的鲜明烙印。这背后,是盐都重视科技创新、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助力企业释放创新动能的不懈努力。今年以来,该区组织申报国家高企276家,招引区外高企28家、在手招引信息32条;获批省瞪羚企业17家、市创新联合体5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4%,均列全市第一,兰丰环境创成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企业“技术翻译官”制度,开展“技术问诊”行动,累计服务企业530家(次),统计技术需求信息68条。

聚焦科创要素支撑

10月23日,成功召开盐都(南开)科创人才资源对接会;9月29日,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盐城创新创业大赛项目“科技盐城行(盐都站)”暨盐龙湖2024年创新创业大赛数据产业专场赛;9月8日,组织召开淮河生态经济带高新区产业科技创新工作推进会,成功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高新区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打响“科创淮河”品牌……

夯实基础完善机制,优化科创生态。近年来,盐都高度重视‌集聚科创资源,先后出台《关于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盐都区打造全市创新创业中心三年行动计划》《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意见》《关于支持区域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的激励政策》,推动科创力量、要素配置和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

据悉,盐都成立盐城首家科技招商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放大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品牌效应,高水平承办中国创新创业江苏赛、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赛事,与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众多高校定期开展产学研对接联合办班,先后引进院士团队16个、“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52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7.4万人、高技能人才1.1万人,全方位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展望未来,盐都将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拓展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高质量发展。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