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工信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敢为奋进”的姿态和“勇挑大梁”的担当,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力推动工业经济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和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以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打牢“稳”的基础、实现“新”的突破,不断开创工业和信息化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中国式现代化盐都新实践提供坚强支撑。
专精特新优势巩固。2023年度,围绕省级以上专精特新总数翻番的目标,坚持梯度培育、精准服务,当年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新增数为2022年的2倍,累计数16家、占全市比重26.2%、占本地规上工业企业比重4.2%,均列全市第一。新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8家,新增数为2022年的1.9倍,累计数在全市率先突破100家,累计数占全市比重19.1%、占本地规上工业企业比重26.2%,均列全市第一。全区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23年新增数占目标数180%,专精特新培育工作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智改数转”网联持续突破。全面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加快数实融合、以数强实。推动示范创牌类诊断、县域样板类诊断、中小企业轻量级改造,实现规上企业诊断全覆盖,规上企业改造覆盖率达75%。高新区获评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维信电子、悦达棉纺、盐电阀门分别实现国家智能工厂、国家优秀场景、国家5G工厂零突破,恒力机床入围苏北唯一省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新增省星级上云企业102家,累计404家,其中新增省五星级上云企业4家,累计11家。新增省级智能工厂1家、省智能车间2家、省首台(套)重大装备2只,新增数、累计数均为全市领先。
数字经济开启建设“加速度”。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施高效能治理。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实现开票销售271.9亿元。2023年推进新建5G基站275座,累计建成1261座,实现重要园区、热点农村及行政村全覆盖。电子政务外网实现全区250个行政村全覆盖。“数字盐城”应用场景优秀案例评选中,智慧公寓楼管理、智慧养老智能审单等3个项目获一等奖,获得二等奖和优秀奖项目各2个。“我的盐城”盐都板块,累计实名用户58.5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19.5万。升级江苏政务服务网盐都旗舰店,设立“市内通办”专窗专栏,成功办理全市首例“市内通办”业务。
绿色转型底色鲜明。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坚持把绿色品牌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加快构建设计、制造、应用、服务等环节全覆盖的绿色制造体系。支持企业对照绿色工厂标准,围绕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等方面实施改造升级,引导企业开展节能节水改造、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2023年省级绿色工厂创建盐都创新高,悦达棉纺、中联电气、盐电阀门、宝鼎电动4家企业获批省级绿色工厂。围绕“高新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绿色发展先导区”的目标定位,聚焦“高轻新绿”、强化链式思维壮大主导产业,盐城高新技术开发区获批省级、国家级绿色园区。
亩均效益成效明显。将“亩均论英雄”作为高质量发展“指挥棒”,在全市率先建立工业企业亩均税收评价机制,实行差别化的资金奖补、融资担保和用地保障政策,市评价我区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9.7万元/亩(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1万元/亩)。综合评价A档企业181家,占参评企业占比52.92%,全市第一。
争星创优全市前列。持续壮大优质企业梯队。全区销售超亿元工业企业91家,超70亿元企业1家(维信电子)、超10亿元1家(东山精密)、超5亿元6家(中恒宠物、悦达棉纺、康佳芯云、华锐风电、盐电阀门、赛博宇华)。市星级企业达70家,其中,三星级以上企业33家(五星4家、四星8家、三星21家),其中市四星工业企业3家(维信电子、中恒宠物、东山精密)、市三星工业企业14家。
载体焕新整体推进。坚持低效处置、项目盘活、底数排查、机制完善、齐抓共推,两年来全区累计腾退低效企业178家,盘活低效厂房83.1万㎡,利用工业用地1103亩,新建标准化厂房21.81万㎡。高新区鸿泰智能、潘黄瀚赛电子等8个项目于2023年开票超亿元,高新区龙迹智能、善行科技、楼王伽尔玛等24个新入驻项目接受市、区项目观摩,瑞莱铂机器人、立尔威电气(江苏)有限公司、鸿华特种装备等20个项目列统规上企业。
为企服务不断深化。常态化推进“企业大走访”活动,采取扎实有效措施,促进企业“保运行、促生产”,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全力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开发“企业大走访”系统平台,企业、板块、部门、挂钩干部“四方”在平台即时互动,实现“线上走访”与实地走访有机融合。各级干部常态化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34名处级干部挂钩服务106家星级企业、专精特新企业,266名科级干部挂钩服务266家规上工业企业,帮助企业办结问题190个。
科技创新激发活力。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积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扎实开展“科技创新提升年”行动,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2023年度,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增6家,累计66家,总量全市第一。中科高通量科研产品被评为2023年江苏省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产品,是苏北五市仅有的两项入围产品之一。瑞莱铂重载AGV机器人、中科高通量云-边-端协同无人驾驶网联车等7只产品入选首批盐城市创新产品目录。
资金争取力度加大。强化与省、市工信部门对接,做好专项资金政策宣传解读、指导全区制造业企业申报,积极鼓励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全区2023年省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和市级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年度争取目标任务3870万元,实际帮助企业争取6923.07万元,其中省级专项资金1904.6万元、市级专项资金5018.47万元,争取金额列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