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4盐都两会专题 >> 正文

关于盐城市盐都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陈兵2024年1月20日在盐城市盐都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发布日期:2024-01-21 来源:盐都日报 字体:[ ]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重点产业协同发力。预计(下同),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1亿元,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714元、增长6%。制造业企稳向好。全口径、规上工业分别实现开票销售662.4亿元、476.8亿元。开票超亿元企业91家,其中维信电子超70亿元。新增市达星企业70家,其中三星级以上企业31家。服务业质效双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成效明显,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宠银电子创成省级服务业领军企业。城西南现代物流园获评省现代服务业“331”工程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创成省级“两业”融合试点企业4家,全市第一;盐城高新区获评省现代服务业“331”工程“两业”融合标杆引领典型。大型商业综合体古月年华正式开业,东方汽车广场创成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规上服务业实现营收99.4亿元,增长8.6%,超过省、市平均水平。农业态势良好。全年种植粮食96.96万亩, 总产47.33万吨,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新建(提升)高标准农田5.5万亩,盐麦5号、盐麦6号等6个稻麦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实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23个,项目数、投资额均超上年。创成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大纵湖镇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二)内需潜力积极释放,增长动能持续增强。消费市场全面回暖。举办“盐都好物·直播有你”全区首届电商直播大赛,“约惠盐都”促消费活动发放1600万元消费券,惠及517家中小商户,拉动消费超10亿元。旅游市场全面复苏,全年接待游客660万人次,增长51.7%。“在盐都,遇见美”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大纵湖旅游度假区创成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省级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杨侍生态园、龙冈桃花源分别创成3A、4A 级景区,三湾村列入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培育单位。招商选资卓有成效。深入开展“重大项目奋进年”行动, 招商选资项目推进“百日会战”活动见行见效。举办区级招商推介活动10场(次)、重点产业项目开(竣)工活动4次, 现场签约各类项目138个,总投资超560亿元,其中总投资50亿元的东创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10亿元的东峰锂电池隔膜及涂覆项目落户盐都。市认定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08个、74个、45个。项目建设提速增效。高质量承办全市“家家到”项目观摩推进会,7个项目接受“检阅”。全面推广“超时缺席默认制”等高效服务模式,鸿泰精密连接器项目实现1月份签约、5月份竣工投产。156个“两重”项目扎实推进,完成投资180亿元,其中列省重大项目超维微电子IC载板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并进行试生产。

(三)创新创造活力迸发,科技水平加速提升。创新主体发展壮大。深入开展“科技创新提升年”,盐城高新区科技创新、“双创”两项工作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科创森林”计划有序实施,新增国家高企105家,新认定国家评价科技型中小企业885家, 通过评估瞪羚企业11家、全市第一。盐电阀门获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全市唯一。企业技术合同登记累计成交额超28亿元,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3.7%,均居全市前列。载体平台加快布局。超算中心获准筹建“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0个, 全市第一,其中博拓建材创成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市唯一。盐西孵化器获批国家级孵化器,盐城高新区智能终端众创社区获省科技专项资金。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普及“两翼齐飞”,创成省级科普示范区,全市唯一的“科创江苏”试点区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创新合作不断深化。在北京、南京等地组织开展对接会(推介会)6场,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达成校地合作,与帕多瓦大学合作拟共建帕多瓦大学因诺瓦研究所(盐都)技术转移中心。新增省、市科技副总44名,新签产学研合作协议160项, 新增校企联盟35家,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0个。

(四)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发展空间持续拓展。重点领域深入改革。国防动员体制改革顺利完成,财政改革不断优化,国企改革积极推进。区行政审批局入选省级“一件事一次办”标准起草单位,实现1344个事项自助办、80个高频事项掌上办、9个事项“秒批秒办”。营商环境优化升级。顶格落实国家、省、市稳增长一揽子政策,制定年度“都满意”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在全市率先出台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55条政策。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6.3亿元,兑现工业、服务业、科技创新等区级专项资金2.32亿元,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中小微企业提供7.6亿元贷款担保,综合担保费率下降0.52%。新增市场主体7964家, 其中企业3182家; 新增“四上”企业293家。开放合作走深走实。建成长三角地区直采直供基地8个,签订长三角地区旅游协议72个。与青海省称多县开展交流互访;推动高新区与火炬中心成立淮河生态经济带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赴韩国、意大利、德国等地开展经贸交流活动。9810首单顺利通关,实现我市跨境电商出口新突破;新注册跨境电商21家,9710跨境电商实绩超2000万美元,增长 120%;完成服务贸易3100万美元,其中知识密集型进出口超1000万美元,盐城高新区创成全市唯一一家省级服贸基地,实现历史性突破。

(五)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宜居宜业品质彰显。城市功能更加完备。科技广场中央商务区新城 CBD 基本竣工, 盐城高新区再添“新地标”。渎上 ·老西门列入第二批省级城市更新试点项目,获批省级城市特色风貌资金,全市唯一。市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成效明显,完成口袋公园7个、提质达标区3个、雨污分流小区13个。创成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1个、省级红色物业示范小区2个,新开建棚改安置房2645套,新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2432套,建成安置房3561 套,完成列市城市更新项目9个。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乡村建设行动”有力开展,改造1980年以前老旧农房2000户,启动市级农房改善示范项目5个, 完成农房改善1510户。改造农村户厕5653座, 提升改造集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9个,完成农村自然村居污水处理设施16个。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省级传统村落3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6个、美丽庭院示范户1807户、美丽家园省级示范点2个。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全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我区召开,蟒蛇河生态文化廊道旅游公路获全国首届公路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和全国“第三届美丽乡村路”。改造完成农村公路7.3公里,维修桥梁13座,优化公交线路2条,建成农村公交末位站台遮阳棚13个,安装国省道搭接路口减速带1088处。

(六)“两山”理论有力践行,绿色低碳有效赋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6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土壤风险管控和安全利用率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0%。大纵湖生态岛试验区列入全省第一批“生态岛”建设试点,东山精密、维信电子创成绿色领军企业。绿色转型高效推进。获评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示范区,盐城高新区创成省级、国家级绿色园区创成省级绿色工厂4家、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3家,维信电子、悦达棉纺获批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中贵重工、神鹤科技获批省首台(套)重大装备,维信电子获批省5G全连接工厂,恒力机床入围苏北唯一省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8家。绿色经济加速发展。编制《盐城市盐都区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成功举办“绿色高新 蓄能未来”储能产业发展大会,现场签约产业项目20个。持续完善全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规上工业企业实现煤炭零消费。

(七)民生福祉日益增强,幸福指数稳步攀升。社会保障提质扩面。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2263元、32401元,增长5.4% 、6.6%,收入比不断缩小。城镇新增就业8050人,新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8020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九连增”。开发高质量就业见习岗位1412个, 新建高校引才工作站8个,引进高校毕业生5026人、居全市前列。紧扣“一老一小”领域,盐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绩效考核苏北第一,获评首批省级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地区,苏北唯一;创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个、省老年友好型社区3个,均居全市第一。建成托幼一体化项目16个、新增托位660个,每千人托位数达3.6个;创成全国首批、苏北唯一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公共服务精准供给。77项省、市、区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通过复评审。神州路小学开元路校区、吾悦和府沁园幼儿园建成使用, 增加优质学位1380个。新增省级青少年奥林匹克体育俱乐部1个、省级体育服务综合体2个,盐龙体育公园成为苏北唯一的省级智慧体育场馆示范项目。区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草房子书屋和秦南镇文化站获评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完成送戏下乡500场。淮剧《宋公堤》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并荣获江苏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和“优秀表演奖”。社会治理更加精细。推进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成微网格工作站34家,完善微网格事项清单13类100项,8900余名微网格工作人员完成社会治理服务1.7万余次。全面推进“八五”普法,深化“法耀盐都”系列活动。

二、 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安排建议

2024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2024年计划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来盐城考察为强大动力,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工作部署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紧扣“四个三”工作布局,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高水平建设“四个示范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都新实践中实干争先。

2024年主要指标及预期目标编排,由经济发展、转型创新、绿色低碳和民生保障四大类27项50个指标构成。

(一)经济发展9项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

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5%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3%

13条产业链开票销售增长15%

——农业全产业链规上企业开票销售增长18%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

规上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5%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51.8%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

工业投资增长12%

民间投资占比80%以上

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2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

新增限上批零住餐企业130家

限上企业网络零售额增长8.5%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9%

——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1亿美元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40%

(二)转型创新6项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

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0家

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2家

新增上市报会企业3家、股改企业9家

——新增“四上”企业260家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0%左右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42.5%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66%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2.8%

技术合同成交额30亿元

——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27公顷/亿元

单位GDP用水量43.68立方米/万元

规上工业亩均税收10万元/亩

(三)绿色低碳8项

——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完成市定目标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率完成市定目标

——新能源发电量、装机容量增长10%、15%

——自然湿地保护率70.2%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3%

PM2.5年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以下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100%

——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45%

——绿色出行比例72.5%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82%

(四)民生保障4项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000人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1%

——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27%

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2900户

三、执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措施

围绕上述目标,突出抓好以下七项重点工作:

(一)坚持以进促稳,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二)深耕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

(三)紧扣双创引领,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内生动力活力。

(五)促进融合发展,凸显城乡靓丽品质。

(六)建设绿色之城,竞逐绿色低碳赛道。

(七)紧盯民生所盼,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