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信息公开专栏 >龙冈镇
索引号 11320928014368578G/2023-36956 组配分类 业务工作
发布机构 盐都区龙冈镇 发文日期 2023-02-16
文号 龙政发〔2023〕13号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体裁分类 通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时效 有效

关于推进《龙冈镇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镇创建实施方案》的通知


 龙政发〔202313

 

 

各村(社区、管理区)、相关部门:

根据《江苏省“十四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江苏省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建设方案》和《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实施方案》要求,为加快实施农机“两大行动”(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推进行动、农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提升行动),结合我镇实际,制定《龙冈镇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镇创建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三农”思想为指导,遵循“政府引导、装备支撑、技术引领、服务保障、协同推进”原则,进一步巩固提升稻麦全程生产机械化水平,重点突破设施农业、畜牧、渔业、林果、农产品初加工等机械化水平,加快推进农机科技创新,培育壮大农机服务市场主体,促进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经营与管理相协调,着力提升农业机械化引领和支撑农业现代化、服务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和水平。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创建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镇为契机,统筹规划、补齐短板、提升水平,突出重点机具推广、服务主体培育、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基地打造等重点,优化技术路线,建立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长效推进机制。到今年年底,全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97%上,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98%以上,特色农机化水平76%上。

(二)时间要求

按照创建工作安排,在近年来特色农机化全面提升的基础上,到今年年底全31个村(社区)全部达到全程全面机械化创建目标。

(三)指标水平

2023年底,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7%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98.5%其中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达92%以上、小麦机播水平达95%以上、高效植保机械化水平达90%、粮食烘干能力达90%、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达98%、特色农机化水平达70%以上,其中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达70%、果茶桑机械化水平达70%畜牧业养殖机械化水平75%、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70%、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75%

三、建设内容

(一)优化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和装备。加强农机农艺融合,重点发展高地隙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无人植保机等高效植保机械,着力提高统防统治水平,控减农药施用量。重点加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突出水稻集中育供秧示范,提高育秧水平和机插秧质量,今年规模化育秧占比达80%以上。产地烘干能力达65%以上,加快绿色农机应用步伐,重点推广犁耕深翻技术和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推广乘坐式插秧机、配套侧深施肥机各5台;推广深翻10台,犁耕深翻面积占秸秆还田面积的20%以上。

(二)推进农业生产全面全程机械化水平。根据各村(社区、管理区)产业特色,按照“一业一机”原则,加大对设施农业、渔业、畜牧、林果、农产品初加工五个领域薄弱机具的推广力度,重点推进相关产业机械化。全镇新增特色农机100台套,其中畜牧机械5套;林果业机械52台套;水产养殖机械33套;设施农业装5台套;农产品初加工机5台套等。全面推进“宜机化”配套设施建设,对设施农业大棚进行改造,适宜农机具进出和作业,宜机化率达60%上;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年底高标准农田占耕地面积70%以上。重点加强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今年建设1个特色农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园1个农机农艺融合示范点1全程机械化+农事综合服务中心。

(三)示范推广农业智能化信息化装备和技术。示范应用智能农机装备与技术,重点推广具有自动导航/辅助驾驶、智能监测等功能的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植保机、无人植保飞机以及其他设施园艺、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等领域具有智能功能的农机设备。在全镇选择合适的田块新1“无人化”农场,优选宜机良种、适用装备、配套农艺及生产模式,建成农机农艺相融合、“宜机化”相配套、智能化信息化相配备的现代化示范农场,重点建成1“智能农机应用示范基地”。

(四)提升农机综合服务能力。引导新型经营主体采取订单式、托管式等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发挥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推进主力军作用。加强“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为农户提供全程机械化作业、农资统供、培训咨询及贮藏加工、产销对接、金融对接等产前产中产后“一站式”服务。创建1个镇级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探索农机信息化服务新模式和新业态,加强农机信息化公共服务系统平台建设,提升农机信息化服务能力。

(五)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整合农机获证奖补、职业技能鉴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项目资源,重点围绕设施农业、渔业、畜牧、林果、农产品初加工的特色农机,加大技术人员、农机手、种植大户培训力度,培训新型职业农200以上。围绕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分产业每年组织机艺融合示范活动,将先进的农机装备、配套农艺技术以现场作业演示的方式呈现出来。邀请涉农领域相关专家,开展决策咨询、培训交流、技术指导等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落实责任。镇政府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镇农业农村局局长任副组长,镇财政、水务、自然资源所等部门分管负责人及各村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镇农业农村局成立全程全面机械化实施工作组,实施工作组分设农业技术指导组、农机具推广组、督查考核组;工作组及所设组各负其责,互相协作,统筹兼顾,明确专人负责、专项实施。各村(社区、管理区)相应成立专门机构,由分管领导负责,组建专门工作班子和技术人员,制定方案,明确目标,强化责任。

(二)部门配合,协同推进。围绕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各关键环节,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镇农业农村局要积极争取农机购置补贴、秸秆综合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等各项政策扶持资金,组织实施好各项推进措施,优化技术路线,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每个环节机械化水平均达到省规定的标准和要求。镇财政所要测算好相关资金,按扶持政策和奖补标准对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各个环节进行奖补。自然资源所要协助解决烘干设备、农机库、农机维修点等用地。其它部门也要按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确保示范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三)强化宣传,形成氛围。从提高农民群众思想认识入手,紧扣时间节点,提前开展水稻机插秧、秸秆还田、高效植保及设施农机化的宣传活动,通过科技培训、科普宣传、送科技下乡、召开现场会、群众座谈会等形式,让农民具体感受和了解全程全面机械化的好处和优势。同时宣传栏、微信等进行宣传,大力营造全程全面机械化创建的良好氛围,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结合我镇实际,聚焦农机装备技术补短板、宜机化改造、机艺融合试点、无人化农场示范,推动全程全面机械化政策创新。统筹好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农业公共服务、农业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等。发挥政策整体优势,将项目资源优先用于紧缺装备发展、新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建设、人才培训等,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优先用于商品化育供秧、购置水稻侧深施肥插秧机、智能农机、特色 农机。镇政府对购买特色农机具和为农作业服务组织或机手给予政策性扶持。具体为:(1)对新购6以上乘座式高速插秧机,在本镇签订作业合同服务面500亩以上,经验收合格的除省补贴外,镇配套补贴每台10000元;对购置侧深施肥装置的,镇配套补30002)对购置无人植保机,且正常在本镇开展为种植户(除自己本人外)进行植保作业面积达1000亩以上的(不重复),且各项佐证材料齐全,在省补的基础上,镇财政按机具售价5%予补贴;对购买智能终端(电动方向盘)的政府给予每台1000元补贴。(3)对规模养殖、种植大户购置养殖、种植等特色农机具正常投入使用的,按机具售价的5%予补贴。(43个示范基地建成后将根据上级政府的补贴,镇政府给予同等的补贴。

(五)机艺融合,优化技术。围绕全程全面机械化的薄弱环节,组织农机、农艺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和种养殖户应用机械化技术和装备,确保每个环节机械化水平均达到省规定的标准和要求。镇农业农村局技术服务组要到作业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做到作业前把技术送到机手手中,使他们真正掌握全程全面机械化作业的规范要领,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作业后认真听取意见和要求,及时进行总结,优化各个环节的技术路线,以便指导新的实践。

(六)培育主体,强化服务。各村(社区、管理区)要积极培育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服务主体,推进订单式、托管式等农机社会化服务,探索总结全程机械化的技术路线、技术模式、机具配套、操作规程及服务方式。强化指导服务,成立项目应急抢修、安全检查、巡回服务小组,协助厂商做好“三包”技术服务,解除机手和农机服务组织的后顾之忧。

(七)严格督查,强化考核。加大行政考核推动力度,将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推进工作纳入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等考核内容。制定出台全程全面机械化考核评价办法,明确考核对象、考核内容、建设标准、组织化程度以及考核形式,镇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分年分村分期,加强对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创建的绩效跟踪、检查和考核验收,对考核合格的村给予奖励并予以表彰。通过督查考核,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全镇全程全面机械化创建目标如期实现。

以上实施方案,希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龙冈镇2023年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创建任务分解表.xlsx 

 


盐都区龙冈镇人民政府

2023216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