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都举行“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2023-12-26 来源:盐都日报 作者:仇玉存 字体:[ ]

12月20日,区委宣传部、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都新实践中实干争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专场发布会。区文广旅局介绍全区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情况,区文广旅局、区博物馆和盐渎街道围绕弘扬红色文化传承、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介绍相关举措、创新做法和工作成效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驻盐媒体及市区主流媒体记者出席发布会。

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与内在动力。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投入,全面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先后建成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群艺馆。镇(区、街道)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也逐步实现了提升。目前,全区14个镇级文化站已全部完成提档升级,250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中心户”,初步创新构建区、镇、村、户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真正实现了城乡“十五分钟文化圈”。

全力打造文艺精品力作,推动《盐阜往事》《宋公堤》《为你绽放》《送你过江》《最英俊的少年》《亮亮与罗伯特》等特色剧目省内外输送。盐城三人花鼓《荷乡飞回金凤凰》入选第七届“岳池杯”中国曲艺之乡优秀曲艺展演,获江苏省文艺大奖·第十届曲艺奖二等奖,第六届江苏省曲艺·喜剧小品邀请赛二等奖,盐城市音乐、舞蹈、曲艺展演金奖。肢体剧《还你一个家》参加盐城市音乐舞蹈小戏小品展演活动,取得良好回响。

重点开展品牌文化活动,每年举办“全国乡村优秀曲艺节目交流展演”“淮剧嘉年华”“大纵湖龙舞比赛”“美丽大纵湖,自在东晋城”“多彩盐都,欢乐水乡”“畅游盐都金秋行”等大型公共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深入开展送戏、送书、送电影、送展览下乡活动,每年送戏下乡500场以上、送书30000册以上、送电影3000场以上、送展览400场以上。

着力提高文艺团体发展能力,促进文艺院团与省内外剧场深度合作,支持团场合作、以团带场、以场带团。实施优秀剧本储备计划,推动淮剧、小戏、话剧、儿童剧进景区、进特色街区。积极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进基层、进乡镇”活动。持续深化演艺与旅游等行业融合发展,由区文化馆创作的《最英俊的少年》等儿童剧自2023年6月1日起,常态化在草房子景区进行演出,有效促进旅游业发展。

持续加强非遗传承开发,2023年藕粉圆制作技艺(盐都藕粉圆制作技艺)、龙舞(义丰龙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登瀛笛箫制作技艺)等项目成功申报省级“非遗”。推动“非遗”进旅游景区,着力推出“非遗”展览、“非遗”表演、“非遗”传习和“非遗”美食进景区,努力促进旅游业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守住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不断探索和创新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方式,力争打造出更多留得下来的文艺精品,举办更多叫得响的文化活动,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底蕴,推进传统文化传承,推动盐都文化事业高质量繁荣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区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在作发布时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盐城重要指示精神,激励了全市上下进一步加强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的决心。请问,盐都区在弘扬红色文化传承、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哪些成绩?”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近年来,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大力弘扬红色革命文化,探索红色文化遗址场景化展示,打造一批经典“铁军印记”的盐都红色地标;整合、提升胡乔木生平陈列馆、孙兰生平陈列馆、潘留璜故居、杨斌烈士陈列馆、丁佳富烈士陈列馆等红色载体,打造“烈士陈列馆之旅”特色旅游线路;加快红色街区、红色场馆、红色乡村、红色文创的开发,打造一批经典红色旅游景点。同时,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定期开展区文化遗产资源点普查,对遗产资源点设立分类分级保护机制,积极组织“胡乔木故居”申报省级文保单位,常态开展文物博物展,做好丁马港、朱升墓等33处文物保护资源数据库建设。

文化产业和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密切相关。近年来,盐渎街道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为着力点,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文旅产业消费提档升级。盐渎街道相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着力点,持续加强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和优秀文化产品、优质旅游产品提供,不断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提升文化消费市场活力,为推动盐都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盐渎应有的贡献。”

盐都群文创作一直走在全市前列,创作的红色题材曲艺剧《盐阜往事》,入选中国文联2021年度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资助项目、江苏艺术基金2021年度大型舞台资助项目,获盐城市政府文艺奖、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新剧本评选特等奖,并最终摘取江苏省2022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创作的红色题材音乐短剧《白兰花》获第十五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群舞《e起回乡》角逐省第十五届五星工程奖,总分名列舞蹈类第一名。《心路》《荡里小伙最爱唱》同获第十三、十四届省五星工程奖。“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欣赏水准的提高,人们希望有更多能反映当代精神风貌、表现时代价值的优秀作品问世。”区文广旅局公共服务科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几年我区在群文创作上通过挖掘红色题材、挖掘当代生活、挖掘资源优势、挖掘镇区特色等‘四个挖掘’,力求从生活中汲取营养,让作品充满生命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