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盐城国家高新区!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盐城高新区:追“高”逐“新”创一流

发布日期:2023-11-23 来源:盐都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这是一座科技创新之城,奋勇争先,持续夯实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这是一方蓬勃向上的创业空间,锐意改革,坚持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这是一片投资兴业的热土,惠企利企,不断厚植产业培育沃土。

盐城高新区是全市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是盐城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先后创成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

这是一片活力四射的创新高地——

科创平台高端。落户中科院计算所高通量研究院、上硅所新能源创新中心等高端科创平台,国家高企、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企业研发机构总数均列全市第一,成为全市重要的科技创新高地。

人才资源丰富。拥有专业技术人员7.35万人、高技能人才1.1万人,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众多高校定期开展校企产学研对接活动,联合办班定向培养人才,充分满足企业不同层次的招才、引智、用工需求。

双创氛围浓厚。制定出台“都智汇”优才计划,承办全国“双创”周江苏分会场活动,“芯显协同赋能高新”第三代半导体与光电显示产业发展大会;常态化举办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大会、电子信息行业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赛事。东九重工、神鹤科技、汉印科技、中恒宠物用品等一批行业“单打冠军”,成为园区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生力军和“火车头”。截至目前,高新区拥有国家高企481家、省级企业研发机构188家,申请有效发明专利2671件,总数均居全市前列。

这是一片高新引领的产业高地——

盐城高新区“高”“新”定位全面彰显,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以及第三代半导体、新材料、人工智能三大未来产业。

电子信息 已落户项目120多个,构建起从核心部件到品牌整机、从硬件生产到软件研发的全产业链条,产业规模达300亿元,多个细分领域全球领先。东山精密产业园2017年落户后,开票销售从2018年的29亿元快速发展到去年的117亿元,年均增幅40%以上,其LED小间距封装全球排名第一、5G滤波器全球排名第五,维信FPC柔板全球排名第三、国内第一。

高端装备 已培育恒力机床、神鹤科技等规上装备企业127家,创成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1个、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省首台(套)重大装备44个,均列盐城第一,获批输变电装备等4个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汉印机电项目在高新区帮助和支持下,“十年磨一剑”,已成为印制电路喷印装备龙头企业,并于去年成功突破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外延装备关键卡脖子技术,投产后有望成为国内碳化硅延片细分市场第一。

新能源 融入全市“风光火气氢”一体化发展,已集聚华锐风电、兴邦氢能、伏特储能等一批新能源企业。远航锦锂5GWh储能电芯生产线,是目前华东地区已投产储能电芯单体产能规模最大项目。

第三代半导体 已集聚康佳芯云、盐芯微等一批企业,汉印机电在碳化硅外延片等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已有一定规模。计划放大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科院盐城半导体集成技术研究院合作效能,打造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创新集聚区。

新材料 已引进东风电池隔膜等企业,计划再引进一批电子功能材料、高强度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等产业,培育电子功能材料集群。

人工智能 已培育大因多媒体影音算法、高通量计算所、太初以航服务器、龙迹智能驾驶等智能算力企业,计划引进智能硬件、软件、云计算等产业,加快形成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

这是一片成就梦想的人才高地——

坚持政策实、力度大,确保人才“引得来”。深入实施“黄海明珠人才计划”,整合人才、科技、产业等资源,优化“都智汇”人才政策2.0版、科技创新23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条等一揽子“政策包”,使高新区成为政策的洼地。持续强化金融支持。设立100亿元康盐信息产业基金、2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母基金等投资基金,为科创企业插上腾飞之翼。同时为人才提供最高1亿元的综合资助、300万元购房补贴,已累计资助“双创”项目近300个,全力当好企业和人才成长的“金靠山”。持续深化活动牵引。放大“电子信息行业创新创业大赛”品牌效应,通过以赛引才,推动“人才+项目”落地,累计引进院士团队16个,“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43人。同时依托“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更大范围吸纳全球优秀科技人才,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坚持搭平台、优载体,确保人才“用得好”。集聚高端平台,拔高“塔尖”。组建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制定落实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资助奖励等方法,集聚盐城超算中心等重大科创平台12家,形成“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业团队、培育一个新兴产业、打造一个创新集群”链式效应。拓宽引才渠道,壮大“塔身”。组建了南京、深圳、西安等8个引才工作团,在全国10余所重点高校设立人才工作联络站,举办科创人才推介会、高层次人才招聘会等多元活动,先后组织193家企业分18批次赴吉林大学、四川大学等多所高校参加专场招聘活动,常态化、集约式吸引重点高校毕业生落户高新区。深化校地合作,夯实“塔基”。2022年成功签约盐龙湖先进技术研究院,目前研究生招生规模已扩大至1200余人,积极推动研究生院与园区龙头企业联动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基地,实现园区人才输送链条的稳定运转。

坚持服务细、配套优,确保人才“留得住”。打造“便捷快捷”的数据服务平台。加快建成高新区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人才政策“一站宣传”、人才咨询“一窗浏览”、人才待遇“一键申领”、人才服务“一网通办”、人才招聘“一体服务”。筑牢“贴心暖心”的安居服务保障。精心打造“都U+”人才工作特色品牌,建成系列人才公寓3700余套,引进专业团队运营人才公寓,托举青年人才的“安居梦”。拥有高新区实验小学、南京师范大学实验学校等资源,实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级中等教育全覆盖,让人才子女入学无后顾之忧。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