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生命线,是城市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近年来,盐都区积极应对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深刻变化,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的新形势,坚持把安全发展作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围绕“城市安全,美好生活”主题,不断加强城市安全源头治理、健全监管机制、提升治理效能,城市安全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源头治理精准用力,筑牢安全“防护墙”
一是科学编制安全规划。将城市安全重点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形成五年规划顶层设计、安全生产发展规划总体统筹、各重点行业领域专项规划分类实施的城市安全规划体系。二是推动企业升级改造。认真执行制造业新增项目禁止和限制目录,严格产业准入关,加大企业“机器换人”、安全生产标准化奖补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项目,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切实降低安全生产风险。三是增强城市安全韧性。提前谋划城市公共安全设施布局,通盘考虑城市排水、电力设施等安全因素,严格按照城市安全法规和行业技术标准,规范住宅小区、办公楼宇等工程建设,不断增强城市安全运转水平。
过程管控全面发力,织密安全“监管网”
一是加强风险辨识评估。深入重点场所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调研,完善城市重大危险源辨识、申报、登记、监管制度,建立动态管理数据库,加快提升在线安全监控能力。高质量完成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填报,建立健全企业安全隐患自查、自报、自改闭环管理机制,着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防线。二是实行领导领办督办。建立区领导领办督办安全生产重大隐患制度,将重大隐患列入区委常委会成员、区政府班子成员重点督办内容,高位推动重大隐患问题迅速根治,在全区形成以上率下、示范引领的良好氛围。三是深化安全专项整治。始终将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与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紧密结合,按期、保质整改销号国家、省市交办的问题隐患,聚焦城乡燃气泄漏、交通运输事故多发等45个“最不放心”风险点,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对排查出的隐患问题实行清单式、销号式管理,坚决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基础保障多点着力,夯实安全“防洪堤”
一是加大硬件设施投入。按照防汛防台、维稳处突等7个类别进行应急物资采购和储存,保证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集中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和占用消防通道专项整治,健全配齐消防站、电动车集中充电桩、消防通道标识等设施,城市消防救援能力不断提升。科学布设高空瞭望、人脸识别等智能前端感知设备,实现重点区域安全监测全覆盖。二是加快平台阵地建设。建成集应急避难场所、文化宣传阵地、安全体验场馆为一体的安全文化主题公园,常态化开展安全知识宣讲,切实提升全民安全素养和安全行为自觉。建立燃气预警系统在线管理平台和“智慧安监”信息平台,完成重大风险点视频监控接入和可视化监管,实现燃气企业和非居民用户燃气预警系统全覆盖。三是配强应急救援力量。不断健全完善以公安、消防、民兵为骨干力量,以应急管理、交通运输、燃气、通信保障等各专业救援处置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企业专兼职救援队伍和应急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引进第三方安全中介机构和安全专家服务,与“蓝天救援队”长期合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工作,为盐都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