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盐都区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专题报道 >> 正文

关于盐城市盐都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关于盐城市盐都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1年1月6日在盐城市盐都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陈 镖

发布日期:2021-01-07 来源:盐都日报 作者:陈 镖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1、经济运行企稳回升。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0亿元,占计划97.4%,增长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42亿元,占预算100%,同口径增长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亿元,占计划90.8%,下降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农业发展态势良好。粮食、生猪、果蔬等重要农产品产能实现提升,心思源、灰太狼等食品加工项目建成投产,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8家,盐都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省级示范园区。“万企联万村”联建率93.5%,全市第一、全省第三。获评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工作先进县,楼王镇跻身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工业经济平稳运行。预计全年完成全口径开票434亿元、规上工业开票338亿元,分别增长14%、12%。智能终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配件产业全年完成开票245亿元,占规上工业的73%。服务业经济加快复苏。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85.4亿元,增长2%。持续推进产城融合三年行动计划,重抓25个区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完成项目投资72.4亿元。快递产业园年处理1.6亿件,增长23%;汽车广场销售整车约4万辆,占大市区约65%;3家省、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实现销售171.7亿元,增长24.5%。

2、转型升级持续推进。产业结构更趋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8:45:47,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92%,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98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60%。创新活力大幅激发。新增国家高企35家,年内高企总量达273家,增量及总量大幅领先全市;新增省级企业研发机构16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7家,均列全市第一;新签产学研合作项目179项,全区技术合同登记额突破20亿元,获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立项1项、全市唯一。品牌创建成效显著。扎实推进“品牌创建年”行动,创成第五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盐城高新区智能终端火炬特色产业基地、“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国家森林乡村等国家级品牌19项,省冬训示范区、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省级耕地保护激励单位等省级品牌34项。

3、发展后劲显著提升。项目带动作用增强。深入开展“项目突破年”行动,成功组织市高质量发展项目观摩推进会、区“家家到”项目观摩会,认定亿元项目中新签约80个、新开工73个、新竣工65个。2个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0亿元,13个市“两重”项目完成投资60.1亿元,66个区“三重”项目完成投资120.5亿元。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6公里,新增7座公交站台;2号旅游公路全面建成,旅游公路5号线(盐都支线)开工建设;S125五期工程竣工通车、盐邵线航道桥梁竣工、阜溧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成为省级试点。完成里下河洼地治理和225个村庄河塘整治任务,疏浚整治农村河道375条,建设生态河道27条,新建27个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载体建设水平提升。形成以国家高新区为龙头、两个市级工业园区联动协同发展的开发园区空间格局。国家高新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龙冈、义丰两个园区,按照“八有”标准推动园区协调发展、融合提升。

4、改革开放活力释放。对外合作深入拓展。成功举办全面“接轨上海”活动周,共招引人才、文旅、农业、智能制造等项目71个,总投资超210亿元,签约上海高校院所合作项目51个。完成外资到账1.22亿美元,占年计划的110.9%,增长1.2%。重点改革扎实推进。全市率先推动“老龄出行”“养老退休”“军旅荣归”等热点民生领域“一件事”改革落地生效;全市率先试点“一业一证”改革,颁发全市首张企业行业综合执业证;全市首家实现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推进盐都·椒江首批48项市场准入、公安户籍服务事项互认互办;创新推进企业开办“全链通、半日办、零费用”改革,累计半日办结率达83.3%;先行先试“拿地即开工”改革,金铢芯片工业项目、张庄“东晖锦园”安置房项目先后实现“四证联发”。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塑创“都满意”品牌,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新政30条,组织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到服务窗口现场办公、实地调研。开展“减证便民、材料瘦身”行动。扎实推进“诚信盐都”建设,归集各类信用信息数据2021万条,“信易批”“信易购”“信易贴”等7个应用场景全部落地。

5、惠企政策不断发力。“暖企行动”持续开展。组织全区309名科级干部、10名服务专员开展“暖企行动”,全面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为智能终端企业招工6300人,发放稳岗返还资金5000万元。成立服务专班开展企事业单位不动产补充办证工作,切实帮助企业对冲疫情影响,增强发展信心,有力促进了经济稳步回暖。融资难题积极化解。帮助解决融资需求34.26亿元,全年投放制造业和小微企业贷款分别达131亿元和126亿元。成功组织了“行长县区行”盐都专场政银企对接会,全市22家金融机构为我区91个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工程提供综合融资220.82亿元。2563家企业接入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累计成功对接1324项60.51亿元的融资需求;组织54家企业申报“苏科贷”,帮助企业争取贷款1.45亿元。“六稳”“六保”扎实推进。印发《全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表》,推动“省50条”“市20条”等各类政策意见早落地、快见效,开展企业职工技能培训37550人、重点群体培训6173人,累计帮助企业减免社会保险费3.4亿元,兑现政策资金2.87亿元,减免中小企业租金4826.7万元。

6、民生建设持续改善。社会保障稳步推进。21个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年完成投入24.5亿元。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建档立卡户实现人均纯收入6500元以上。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4050元、26210元,分别增长5%、7%。新发展企业2252户、个体工商户3837户。新增参保54759人,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登记失业率1.78%,扶持城乡创业2958人,带动就业8436人。人居环境有效改善。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统筹推进城乡环境“五位一体”长效管理,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达90%以上;新建公厕13座、改建公厕89座,建成遮阳挡雨棚30座;创成示范社区6个、示范街区18个、示范小区13个。推进29个园林绿化项目建设,新增绿地125公顷;对城市区23条河道开展截污纳管,对88公里污水管网进行疏浚,配合实施42个污水管网项目44公里;完成第三防洪区黑臭水体治理任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潘黄小学、初中建成投入使用;146个大班额全部化解到位;新增16所普惠性民办园,新增10所全国青少年篮球、足球、排球特色学校,新增与上海名校结对学校2所;新增市级“四有”好教师重点培育团队2个;发放国家助学金920万元,为129名家庭困难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层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功能配置率先全市达省标;创成国家“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4个,通过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评估单位2所。创成全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区。3部作品获省第十四届“五星工程奖”,大型现代淮剧《送你过江》参演第八届省淮剧艺术展演月,获“特别奖”。


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安排建议


2021年计划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紧扣“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强化“排头兵”意识,展示“示范区”作为,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强化科技创新,持续扩大内需,统筹发展和安全,奋力开启盐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2021年主要指标及预期目标编排,由经济发展、转型创新、生态环境和民生保障四大类27项39个指标构成。

(一)经济发展8项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5%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19.5%

“三重一实”项目完成投资222.8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

——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增长10%

(二)转型创新8项

——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0家以上

——新增规上企业单位数和市场主体140个、0.9万个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2%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61%

——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77%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2.7%

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数占比82%

——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32.5公顷/亿元

——每万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268人

(三)生态环境6项

——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完成市定目标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率完成市定目标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6%

PM2.5年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100%

——城镇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92.9%

农村黑臭水体整治达标率95%

建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行政村占比95%

——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91%

——林木覆盖率25.81%

(四)民生保障5项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7%

——新增城镇就业人数6000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2%以内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7.2%

——城镇棚户区(危旧房)改造覆盖率100%

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完成3600户

——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下降率2%


三、执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措施


围绕上述目标,突出抓好以下六项重点工作:

1、夯实发展基础,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

2、加快动能转换,促进高标准产业转型。

3、加大有效投入,重抓高层次项目建设。

4、深化改革开放,拓展高起点发展空间。

5、突出协调融合,统筹高要求城乡建设。

6、坚持民生优先,完善高水平公共服务。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