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猛镇杨侍村:乡村旅游带旺农家乐

发布日期:2020-07-16 来源:盐都日报 作者:陆荣春 浏览次数: 字体:[ ]

“受惠于党的好政策,我们的生活似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天比一天好。”7月14日中午,杨侍生态农家乐的老板娘一边招呼着客人,一边笑盈盈地对记者说。

杨侍生态农家乐位于郭猛镇杨侍村,老板娘名叫王根巧,今年44岁,人长得高挑,说话直来直去。

她说,作为土生土长的杨侍人,她目睹了村里发生的巨变。近年来,村“两委”抓住机遇,大力培育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农业+旅游”兴旺起来,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杨侍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在杨侍村,笔者见到,连片而筑的别墅错落有致,与房前屋后的绿化相得益彰;充满乡土风情的生态园美不胜收,与新型农村社区交相辉映……一幅魅力四射的新农村画卷正铺展开来,吸引着八方游客。

随着暑期来临,杨侍生态园、水上乐园里人来人往,很多游客利用双休自驾前来游玩。“游客来了,要吃饭。”王根巧乐呵呵地说,这给他们开的农家乐带来了生意。

记者在店内看到,5个包间和大厅一起可摆放12桌,不少桌子已坐满客人。“我们家中有20亩地,果蔬自家种植,家禽自己养殖,绿色新鲜。正因如此,我们的农家菜虽然土些,但很受食客欢迎。上海等大城市来的客人品尝后都一个劲地夸我们的菜香、好吃。”王根巧喜滋滋地说,“节假日是高峰期,忙的时候我们都没有休息时间,所有桌子都是满的,一桌吃完下一桌立马接上。”

杨侍村党委书记成正铭介绍:“杨侍村发展旅游经济以来,我们一直鼓励和引导村民开办农家乐。我们村委会提供免费办证,从装修设计指导、小额贷款担保、厨师培训等方面给他们提供帮助。”

开农家乐之前,王根巧和丈夫都在苏南的饭店打工,自从发现家乡杨侍村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商机,夫妻俩商量后决定回乡创业。村里了解情况后,也从政策上给予扶持。

2015年,夫妻俩把自家的房子改装成了农家乐。“刚开始也没底,村干部总是给我们鼓劲。”王根巧说,由于店面地理位置优越,再加上紧靠精品旅游路线,经营一段时间后生意越来越好。

“店内5名员工都是杨侍的村民,厨师的月工资达7000元,普通员工3000多元。2019年,我的农家乐年收入超过30万元。”在王根巧看来,他们夫妇从打工者变成了农家乐老板,都是乡村旅游的功劳。

成正铭告诉笔者,过去,杨侍村80%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如今,村里发展起旅游产业,成了游客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外出打工的青壮年纷纷回乡创业、打工。

“我们在上海发展,不如回家乡大干一番。”2013年5月,原来在上海做农副产品批发的潘国胜看好杨侍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投资1000多万元,流转土地200多亩,创办国胜家庭农场。近年来,国胜家庭农场年效益200万元左右。2019年,一亩地净收入1万元左右。

潘国胜自己致富的同时也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一起奔小康。他的15名员工都是本村人,日常工作就是疏瓜疏果,人均年收入4万元左右。经过多年的建设,杨侍村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不断提升,先后荣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最美村镇”等称号。2019年,杨侍村集体收入225万元,可支配的人均纯收入28700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只有产业兴旺,农民才能实现生活富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才有物质基础。”成正铭表示,做好“现代农业+旅游”,全力打造盐都生态文旅高地,杨侍村走出了一条产业强村、生态立村、旅游富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杨侍村已成为盐都区新农村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我们将继续扩大杨侍品牌效应,让新农村焕发更强劲的发展动能。”对未来,成正铭憧憬满怀。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