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冬令,寒气袭人。12月15日上午9时许,在高新区盐渎街道“发生秸秆收购合作社”厂区内,一座座堆放整齐的秸秆犹如小山一般,车间内不时传出“哒、哒、哒”的编织声。合作社工作人员武庭珍介绍说:“今天在这里编织务工的群众有20多名。”
在编织车间一台草帘机旁,6名身着工作服的妇女正在有序地忙碌着,她们搬运、分拣、喂草、打捆,大约三四分钟,一条长6.5米、宽1米的草帘就编织完毕。这些女工都住在附近,家里承包的土地大部分流转出去了,年纪大了,做不了其他事情,就到合作社打零工。今年60多岁的陈玉芹高兴地说:“我们6个人每天编织草帘400余条,要用稻草2000多公斤。加工一条草帘,一元二角钱,一天下来,每人能赚近百元哩!”
在隔壁车间,五六台草绳机在飞快地运转。据了解,每台草绳机只需要一人操作,技术要领很简单,一学就会。每人每天可加工草绳25至30捆,消耗秸秆250公斤以上。草帘、草绳主要用于公路防冻和树木、瓜果保暖,就连陶瓷防破损都能用得上,目前产品供不应求。
今年70多岁的徐纯英是邻村凤楼居委会村民,她家土地大部分流转出去了,只剩一亩多责任田,秋收过后,农闲在家闷得慌。由于年事已高,不能从事劳动强度过高的工作。现在在家门口找到编织草绳的工作,既轻松又让自己生活更加充实,同时也增加了收入。
发生秸秆合作社理事长祁发生介绍说:“今年,已收购秸秆3000余吨。为了配合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合作社先后购进50多台草帘草绳机,组织村民学习编织技术,采取集中和分散加工的方法,已有30多名村民常年为合作社加工生产草帘、草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