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推动我区“一中心三高地”建设步伐,8月13日,参加“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全媒体大型新闻行动的新闻工作者走进大纵湖旅游度假区。
素有“水乡泽国”美誉的大纵湖自古为盐城名胜,“平湖秋月”摘盐城古八景之冠,“纵湖秋色”又列盐城新十景之首,可谓享誉古今。她以宁静致远的意境、恬淡秀美的风光、清雅绮丽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景区以“生态旅游”主题为核心,融合生态、湿地、休闲、度假、运动等元素,逐步打造以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的湖泊型旅游度假区。
大纵湖景区坐落于江苏省盐城市西南郊,毗邻泰州市,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曾获国家水利风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湿地公园等荣誉称号。大纵湖形成于南宋时期,南北宽5.5公里,东西长6公里,是苏北里下河地区最大、最深的湖泊,椭圆形的大湖犹如一轮明镜嵌入苏北大地。大纵湖是盐城百万市民生活饮水源头,其水质清冽甘甜,湖区内水草丰茂,水产品极为丰富,大纵湖也因湖区所盛产的“清水大闸蟹”而闻名天下。景区内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天然的洗肺吧。
这里不仅物华天宝,更兼人杰地灵,自宋代以来大纵湖畔文星璀璨、人才辈出,更有许多文人墨客至此赏大湖秋月,咏大湖风光。“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明代开国谋臣朱升、明末清初大书法家宋曹、“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等尽皆在此驻足,留下深厚的文化积淀。
景区内包含芦荡迷宫、水月观音、影视城(梦想城)、房车露营基地、外湖生态风光、东晋城(在建)等知名景点,深受游客喜爱。
大纵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国胜表示,我们实施“三大工程”,一是引江入湖工程,二是退渔还湖还湿工程,三是做好生态修复工程。退完之后,盐城的老八景,盐城的新十景,纵湖秋色这种风景又回来了!现在我们还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围绕湖荡湿地这个金字招牌,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策应盐城世遗的品牌效应,把大纵湖打造成长三角湖荡湿地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成为长三角一个亮丽的生态名片。
生态优先绘底色 退渔还湖现美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水里淘金”的养殖区,到如今“退渔还湖”恢复万顷碧波,大纵湖旅游度假区在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大早,在当地渔民的陪同下,记者乘船向曾经的养殖区进发。清冽的湖水,青翠的芦苇荡,让人心旷神怡。而在实行“退渔还湖”之前,这片水域最高峰的时候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养殖网箱多达266个,圩网养殖、投放饵料造成的生态破坏,逐步成为不可承受之重。
“我们下定决心要把整个湖区全部退出来,恢复生态自然环境,保证大市区的饮水安全。”大纵湖旅游度假区社会事务部主任胥加华告诉记者。
对于“靠水吃水”的湖区渔民来说,“退渔还湖”无疑是砸他们的饭碗,工作曾一度陷入了僵局。身为“退渔还湖”工作小组成员的姜中英对于当时的情景至今印象深刻。
盐城市大纵湖水产养殖总公司总经理姜中英说:“我们经常连续十几天做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一遍又一遍地讲法律法规,跟他们算清经济账,直到把他们说通。”
除了做通养殖户的思想工作,更重要的还是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在实施“退渔还湖”的过程中,大纵湖旅游度假区还采用“疏堵结合”的方式,不仅加快了实施进度,而且让退出养殖的渔民生活有了保障。
从2012年开始到现在,经过两次“退渔还湖”,266户养殖网箱、18000亩养殖水面全部退出和清理完毕,重现了“纵湖秋色”的动人美景。
聚焦重点建项目 构建大旅游格局
打造特色旅游景点,提升景区发展内涵是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路径。近年来,大纵湖旅游度假区积极发挥龙头作用,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着力打造功能齐全、特色鲜明、人气旺盛的旅游度假胜地。
船在城中游,人在岛中居。在东晋城项目建设现场,记者了解到,沿街商铺主体已经建成,每天有800多名工人紧张施工,项目建成之后将会为游客提供一个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度假目的地。
东晋城项目是我区实施的重点旅游工程,总投资10亿元,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目前,项目主城门、游客服务中心、主城区各岛单体古建筑都已形成规模,内部装修工程已经完成总工程量的58%,其余项目正按照时间节点快速推进。
大纵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宋鹏程介绍说:“截至目前,东晋城房屋的主体结构、地下综合管线、桥梁驳岸等工程已基本完成。当前的建设重点是酒店、民宿、客栈装修和主城区景观绿化工程。”
上海游客马先生表示:“第一次来大纵湖感觉这边环境实在太美了,空气清新,河水清澈,还有亚洲最大的芦荡迷宫,让人流连忘返。回去之后我要跟我上海的朋友推荐介绍这里。”
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的平湖风光,让人沉醉其中。如今的大纵湖以宁静致远的意境、恬淡秀美的风光、清雅绮丽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景区也以“生态旅游”主题为核心,结合生态、湿地、休闲、度假、运动等元素,逐步打造以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的湖泊型旅游度假区。
党建引领谋发展 打造幸福新农村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让农民居住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在大纵湖旅游度假区正逐步变为现实。
在大纵湖旅游度假区倪杨村党总支书记宋孝亮的带领下,采风团来到了正在兴建中的倪杨村新型农村示范社区现场。据了解,该农民集中居住点于2019年7月份开工,到2019年年底可以交付给村民入住。
倪杨村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结合城乡挂钩土地复垦方式,遵循农户自愿退出原则,共拆除49户。根据设计规划,示范区将以渔耕文化为特色,以配套服务旅游度假区为定位,着力打造湖荡生态鲜明、水乡风情浓厚、渔家产业丰富的美丽乡村。
大纵湖旅游度假区村镇建设服务中心主任杨秀明介绍说:“集中居住点一期占地面积31亩。入住户62户,建筑风格以新中式风格为主,以小于150平方米的户型为主。”
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快速推进,老旧党群服务中心的重建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建的镜湖村党群服务中心,是大纵湖旅游度假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一个重要体现,在基层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服务中心不仅是村“两委”开会、议事的场所,更是集党员活动、便民服务、政策咨询、教育培训、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窗口。
大纵湖旅游度假区镜湖村村主任徐勇告诉记者说:“中心建筑面积430平方米。目前,正在制作室内相关制度牌匾,计划在9月底前投入使用。 ”
好房子让群众安居,好路子带群众致富。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大纵湖旅游度假区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旅游风情小镇的创建步伐,不断书写乡村振兴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