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是政府投入最少、见效最好、对实体经济发展促动最大的一个举措。近年来,常州多举措、亮实招,以营商环境为突破口,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今年初,常州制定出台领军人才企业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首用实施意见,建立《领军人才企业自主创新产品推荐目录》,对于纳入目录认定、属于首次投放市场的创新产品,实行政府首购。市属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在编制部门政府采购预算时,应当优先采购《目录》中的同类产品。
去年,全市的人才企业实现开票销售234.86亿元,其中销售1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41家。为人才企业搭建创新产品的展示平台,仅仅是常州大力助推“明星城”建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去年底,常州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明确11个方面、27项任务,有效破解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堵点、难点,不断提升投资审批、纳税服务、跨境贸易、融资贷款等事项办理的快捷化程度。
近年来,常州先后出台加快企业股改上市三年行动计划和“股改16条”新政,加大对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信心。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减轻企业负担。去年全市降低企业成本达到182亿元。今年,常州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构建“一网通办”“一窗通办”服务体系,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继续出台降本减负政策,让市场主体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有明显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