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从贵在给国际友人介绍公司情况
“人的不成功,将注定成为成功的基础。”江苏雨燕模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从贵在回顾自己的创业之路时,对踏上模具事业这条路的历程充满感慨。在和他的交谈中,记者也深深地感受到,他的成功,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
江苏雨燕模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业生产汽车模具的高科技企业,成立五年来,产能快速递增,产值连年翻番,引进了一大批业内顶尖的人才和先进的生产研发设备。然而,辉煌的背后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付出,公司董事长孙从贵更是为了雨燕的发展倾其所有。
1990年,孙从贵考入原盐城技校学习电工专业技术,3年后进入盐城自来水公司。从基层做起,在行政、后勤、基建岗位上都待过,期间还参与了城东水厂的筹建。“做了中层后,有很多清闲的时间,但我不想就这么过下去,所以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出去闯一闯。”就这样,骨子里充满着拼搏热血的孙从贵,放弃了这份常人眼里的“铁饭碗”。
2001年,孙从贵停薪留职,拉起一帮人做起了装修的活,生意越做越大,两年时间内就接下并完成了1000多万元的业务。随后又到响水收购兼并了一家国企,主要生产传统的汽车水箱散热器。孙从贵的初期创业看似顺风顺水,但此后不久,挫折却不期而至。
2008年,美国的《反怠速法》出台,禁止货车怠速使用空调系统,市区一企业从中看到了商机,准备开发车用空调系统,孙从贵也参与到其中的电控系统项目,并为此成立了赛福公司。没想到,该企业最终批量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合格。作为该产品的零部件供应商全都损失不少,孙从贵的赛福公司投入将近四百万元,亏损足足一半。此后的三年里,他又涉足小型风力发电机和电动车智能识别系统项目,但结果都不太理想。前者出了质量问题,后者被大量仿制。幸亏他果断“刹车”,最终只能保本。
前几次的创业都以失败告终,孙从贵意识到,投资的项目和行业普遍存在门槛低、技术支撑薄弱等特点,加之自身没有保护个人专利技术的意识,容易被他人复制,想要长远的发展必须要打造企业自身的特色,“到底该做什么呢?”孙从贵一直苦苦思索这一问题。
2010年,孙从贵选择进入汽车注塑行业,这个行业当时在盐城来说尚是空白,有很大的施展空间。2013年下半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与盐城工学院优集学院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成立了模具研发中心,打造了一支优秀的模具开发、设计团队。受盐城国家高新区招商引资政策吸引,2014年江苏雨燕模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户高新区。在有关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公司快速成长。2016年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功进行股改以后,企业名称变更为江苏雨燕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是雨燕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承接了一批国内知名汽车厂商的订单。长城、吉利、东风小康等多家知名厂商来公司实地考察,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积极发展家电和高科技电子设备行业的模具,与海尔签订了家电模具合同并投产,小米路由器外壳模具的订单也顺利交付。
“2018年,我们定下的8000万元产值完成得相当顺利,最后一共生产了近350套模具,订单量很是可观。”孙从贵很有信心地告诉记者,“今年我们一定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工人正在操作设备忙生产
江苏雨燕模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景
公司团队谋划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