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助振兴 开启美丽乡村新征程

留璜村:传承红色基因助振兴 开启美丽乡村新征程

发布日期:2019-04-09 来源:盐都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在盐城市区西侧有一座美丽的千年古镇——桃园小镇龙冈镇,在古镇的西北首有个美丽的红色村庄,叫留璜村。全村总面积2.13平方公里,农户396户,总人口1269人,下设3个村民小组,种植面积2279亩。这是一个以革命烈士命名的村庄,留璜干群以这个村庄血脉中流淌着红色基因而自豪。

追寻红色脚印 缅怀革命先烈

1909年3月7日,在龙冈镇年余堆小潘庄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里伴随着响亮的啼哭声,一名婴儿呱呱坠地。他出生在苦难深重的旧中国,饱尝了旧社会的苦难。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盐城后,他亲眼目睹了日伪军烧杀抢虐的罪恶行径,更加激起了他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的仇恨,越发坚定了穷人翻身求解放的革命信念,他立志要将日寇赶出中国大地,立志要为百姓谋福利。他,就是革命烈士——潘留璜。

1940年10月15日,盐城县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潘留璜在我们党派来的民运工作队干部启发教育下,积极参加革命组织活动。194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担任盐城县三区区交通员,冈北办事处新封乡乡长等职,工作积极热情,办事正直公道,深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1943年,日、伪军加大对抗日革命力量的扫荡力度,将潘留璜同志的妻女抓捕关押,并放火烧毁3间草房,但他不畏艰险,意志坚定,多次帮助新四军干部从敌人围堵中安全脱险。1945年8月,在一次传达上级会议精神时,因消息走漏,潘留璜不幸被捕。面对敌人连续多天的严刑拷打,他仍坚贞不屈。敌人恼羞成怒,对他施尽酷刑,始终没有从他口中得到地下党组织的任何线索。抗战胜利前夕,敌人自觉穷途末路,疯狂得将潘留璜等8名同志活埋在盐城小海滩,潘留璜壮烈牺牲时年仅36岁。抗战胜利后,新四军干部潘毅等将潘留璜烈士遗骸运回家乡安葬,英灵终于魂归故里。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铁军精神

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铁军精神,龙冈镇投资150余万元,从2018年3月开始历时7个月,建成了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的潘留璜烈士故居。

潘留璜烈士故居选址在烈士旧居的原址,按照建旧如旧的总体原则进行修建,大致分为烈士墓碑、门前广场、故居展厅三个部分,展厅分为苦涩童年、投身革命、妻儿遭殃、智救战友、英勇就义、永远怀念六个展块。通过图文版块、烈士生前遗物的陈列,生动地反映了潘留璜烈士成长、投身革命、英勇就义的光辉人生历程。

如今,潘留璜烈士故居已经成为留璜村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铁军精神的教育基地。2018年10月16日,区委书记吴本辉专门到潘留璜烈士故居为盐都第一家区级党员教育基地揭牌。潘留璜烈士故居自开放以来,市、区领导以及镇内外5000多名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青少年学生瞻仰学习。受到了良好的红色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激发了爱国热情,凝聚了广大干群为建设“一中心三高地”,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共识。

发动红色引擎 聚力乡村振兴

留璜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现有46名党员。在潘留璜烈士精神的激励下,全体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兴村富民为己任,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留璜村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潘留璜烈士故居红色教育基地为载体,利用“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形式,定期开展“先锋大讲堂”“村组干部打擂台”等特色活动,加强党员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教育,使全体党员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先锋模范。

留璜村一直是纯农业村,村民们靠种地为生,收入微薄,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该村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土地流转,提高土地使用率,拓展规模种植和综合种养,发展现代农业。村“两委”班子带头创办集体农场,鼓励村民兴办致富项目,有力助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使全村发展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2010年集体账面负债近40万元的穷村,到2015年底实现了无债村的目标。截至2018年,留璜村集体账面余额100多万元,集体固定资产近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万元。

同时,突出民生服务和民生工程建设。近年来,先后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村级示范卫生室。硬化了村民出行道路1.1万米,新建桥梁20多座,栽植绿化1万多棵,安装路灯280盏,基本实现硬化、绿化、亮化全覆盖;大力实施康居工程,先后改造四类人群及其他危旧房屋、拆除安置、有偿退出40多户,复垦土地20多亩。从而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激荡红色血脉 聚合发展之力

革命烈士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为了我们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抛头颅洒热血,为有牺牲多壮志。今天,留璜村必须踏着烈士的足迹,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凝心聚力,建设美好新农村。我们将以“潘留璜烈士故居”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扎实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不断丰富乡村红色文化内涵,通过文化融入、活动引领等形式,把红色革命文化资源融入振兴乡村发展之中,着力打造有故事、有记忆、有温度的“红色文化乡村”,让村民们体会乡村之美,品味文化之韵,感受民风之淳,形成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以红色文化引领广大党员牢记使命,赓续铁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激荡红色血脉,勇立时代潮头,践行“两海两绿”路径和“一中心三高地”的总要求,为建设强富美高新盐城作出新贡献。

(讲述人:孙峰)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