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每个人都有最后栖息的灵地,有的人可以主动抉择,而有的人则透着悲凉无奈地被钳制被圈定:对于胡宝才来说,年仅27岁,他最后的栖息地到了,那就是商家庄高旺沟牛耳朵桥。
1947年,立夏前一天下午,时任一区区委委员兼太平乡支部书记、指导员的胡宝才,为了了解敌情,研究对敌斗争计划,约定情报员陈之凤到牛耳朵桥河西联络点交流情况。陈之凤大哥陈之顺是保长,二哥陈之容是区游击队员,乡里经常利用陈氏兄妹这一关系,摸清敌人动向,打击敌人。当晚,皓月当空,胡宝才先来到联络点徐宗诚家中等待陈之凤。胡宝才交代值班民兵商绍兰、商正榜等3人:“有一女的来,放她进来。”晚上8点钟左右,陈之凤以送鸡蛋为名,挎一只篮子来了。商绍兰等人放下吊桥,让陈过来,到桥西与胡宝才见面。
陈之凤来后不久,商绍兰等3人发现河西芦苇丛中似乎有人头攒动的迹象,正准备去徐宗诚家里询问今晚我方是否有行动,未料芦苇丛中突然窜出了数人,将商绍兰等人拖至路北麦田里,用绳子捆住手脚,用烂泥塞住嘴巴,使其动弹呼叫不得。
一个多小时后,陈之凤与胡宝才交谈结束,一前一后,从徐宗诚家里出来,临近桥头分手,陈之凤关照胡宝才“胡主任走好!”就向北朝郝庄自己家中走去了。胡宝才快步来到桥头,发现站岗的商绍兰等3人不见了,刚要转身回去,就遭遇了埋伏在麦田里还乡团的突然袭击,几个还乡团一起上来,将其摁倒在地,同时向胡宝才开了枪,胡宝才当即躺在了血泊中。
胡宝才烈士,由此壮烈牺牲。上面的这一段陈述,我是摘自原北蒋镇党委、政府《合陇前哨》——北蒋镇人民群众革命斗争英雄事迹,也称《英烈传》一书。另外,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本人也曾经是《盐城县志》的编委之一,而且对于胡宝才烈士英雄事迹有所了解。胡宝才在太平乡任指导员期间,对敌斗争不仅作战英勇,而且多谋善断。他曾率领民兵摸进大孙庄,生擒汉奸徐凤友。1947年春节后,驻扎在朱蕃桥的还乡团抓走了乡里20多名群众,他带领民兵配合区小队,迅猛打击这股还乡团,成功救出被抓的群众,还活捉了两名还乡团。
宝才村今年75岁的商士华老书记,也曾走访过烈士的家人和知情人,前前后后,花费了一年时间。据商老回忆,胡宝才“在太平乡任支书的时候,他带领民兵活捉汉奸徐凤友,领导群众进行土改,坚持边区斗争,深得百姓们的拥护,当然也成了敌人瞄准的目标。”
“也有说胡宝才是有预谋地被暗杀的。”商士华说,“据解放后抓到的还乡团成员韦友才交代,还乡团事先得到消息,于是就在途中设伏。等到会议结束,胡宝才回去的路上,行至牛耳朵桥附近,被埋伏在桥旁的还乡团成员朱一民的冷枪击中胸部,躺在血泊之中。”
为了查清烈士牺牲的具体情况,找到杀害烈士的凶手,商士华老书记跑遍了射阳、建湖、响水等地的派出所,也查遍了这些地方的所有历史档案资料。遗憾的是,并没有查到凶手朱一民的去向及相关资料。
革命烈士纪念碑
(二)
1947年,县民主政府决定:将太平乡命名为宝才乡。
历史沿革,也曾改为宝才生产大队、宝才村和宝才居委会。现在为了适应城市化发展,更名为宝才社区居委会。
烈士的鲜血,在这片土地上,凝结了一个永恒的历史细节。
商家庄、高旺沟、牛耳桥,太平乡、宝才乡、宝才社区,留下的是人们永远的记忆。
宝才,成了后世人们敬仰的灵地。
2019年,春光明媚的一天,我们走进宝才社区——这个缅想的灵地。
这里的蓝天、碧水、净土,勾画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沿着盐城市区青年路高架向西,从宝兴路出口下来,一直朝南,不一会儿工夫,就来到了宝才社区。只见路两边高楼林立,鳞次栉比;放眼望去,不远处由林木勾画成的一方一方田块,与一座座高楼等现代化建筑,交相辉映,呈现出宝才自然环境美、经济发展快的新时代新农村的新气象。
宝才社区党总支书记商兆华告诉我们,2018年宝才社区的经济总量已达20亿元,实现财税5000万元,集体积累超亿元。以占地500亩地产为基础,宝才已经形成了机械、服装加工为特色,汽车销售为主体的全民创业基地。
商兆华说,通过道德讲堂、志愿者工作站等载体,宝才社区常态化开展道德教育培训学习,引导人们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
攻坚拔寨,在决胜“全面小康”前行的路上,宝才居委会党总支以宝才烈士“红色传承”为主题,根据自己的实际,创新实施了党员“十个一”工作法,即每个党员每年制定一套年度工作方案、帮扶结对一个困难户、提供一个招商项目信息、拆迁治违作一份贡献、向爱心超市献一份爱心、义务调解一件民事纠纷、为经济发展献一条计策、为空巢老人做一件好事、参与环境整治做一件实事、为其他党员提一点建议,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组织有了凝聚力,社区居民向心力不断增强。
在推动集体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宝才社区不断加大惠民投入,提出并落实“一奖三免六补助”惠民措施,凡涉及的优抚对象做到了全覆盖,每年惠及居民资金达200多万元,让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与民共享,真正让居民群众有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更让人欣喜的是,胡宝才烈士牺牲的高旺沟、牛耳朵桥,当年的桥因为年代太久而拆除,但是在植入了先烈红色基因的这块土地上,市里已经安排了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的重点工程——“大马沟生态公园”,也称之为生态湿地长廊。建有“湿地游览、风情花林、农田体验、百果采摘、荷塘月色、乡土文化、登高观赏”等景点,集生态、休闲、科普、观光等功能于一体,2013年国庆节前已向市民和游客正式开放。大马沟生态公园“胡宝才牺牲地——牛耳朵桥”纪念标志,今年5月份也可以设立到位。
此时,窗外天朗气清、春花吐蕊;室内凝神静听,时而又是欢笑声一片……大家惊喜地看到,宝才社区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实践过程中,正在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大踏步地勇往直前。
目前,宝才社区行政区域面积7平方公里,共1169户,总人口4658人,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4596元。近年来,社区党总支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促进六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先后获得省文明村、省和谐社区、省民主法治示范村(首批)、省“三争三创”先进单位、市现代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基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三)
再将目光聚焦一个叫红沥村的地方。
这里是胡宝才烈士的出生地,也是他的长眠之地。
胡宝才牺牲后,党组织决定将其安葬在他的家乡——现在的秦南镇红沥村。
烈士墓地,庄严肃穆。
纪念碑上“胡宝才烈士之墓”几个字,鲜红夺目;
两边青松挺立,像威严的卫士,陪伴着烈士的英灵。
红沥村孕育了革命,也孕育了胡宝才烈士。
胡宝才,原秦南区三河乡人(现秦南镇红沥村)人。
1920年出生,家庭贫困,一家人靠租地主几亩薄田为生。胡宝才11岁时,跟着一个本家长辈读了三年多私塾,后来因为生活所迫而辍学,到上海拉黄包车,挣钱谋生。
1940年10月,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各级抗日民主政权相继成立。胡宝才在上海无法生存下去返回家乡,在民运同志的启发和帮助之下,于当年年底,参加了乡里的农救会。次年5月,由民运干部夏达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调任楚九、江窑乡任乡长、乡支部书记。
1943年,胡宝才任一区太平乡支部书记,1946年提升为区委委员兼指导员。
烈士纪念碑上,记载着宝才烈士参加革命及牺牲的经过。
它就像巨大的磁场一样,有着强劲的吸引力,在提示和引领着我们迫切地去探寻、去了解今天的红沥村。
红沥村,于2001年3月,由原尖胡、屯村两个自然村,合并组建而成。该村地处红九河西侧,省道232在这里穿境而过,又北倚朱沥沟,各取一字而得名“红沥村”。
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小组,726户,2238人口,现有党员102人,一个党总支,下辖3个党支部。行政区域总面积5932亩,其中耕地面积3361亩、水域圩堤面积1710亩、居民住房及生活用地741亩、工矿用地120亩。在耕地面积中,常年种植稻麦、油料面积2861亩,水产养殖面积420亩,绿化面积80亩,2018年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21200元。
红沥村与北蒋工业园区紧密相连。闻名大江南北的上海路路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盐都区红沥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盐城市圆融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盐城市铭杰科技有限公司、盐城市鼎丰复合肥有限公司、尖胡沙石中转站、盐城市丰收琉璃瓦厂等企业,就坐落在村内。
2018年,红沥村实现村级收入18.12万元。村级集体总资产已达328.25万元。在外从事夹芯板、彩钢生产个体户有近30多户,常年外出务工人员560多人。
红沥村原先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个体工业项目主要以铭杰科技和鼎丰复合肥生产为主。然而,根植着红色基因的这片土地和有着节俭、勤劳、淳厚等优良传统的村民,一个个攻坚克难脱贫的故事,让人感动。
锲而不舍的红沥村人,总是说——真正的考验刚刚开始。
上海路路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提供以绿化苗木种植、销售、工程承包为主的一条龙服务,有效地带动了家乡剩余劳动的务工。近几年,村里将农户承包的土地,通过流转租给种粮专业大户,常年种植稻麦的达1800元亩,占耕地面积的75%,创办家庭农场4家,对外发包搞鱼、蟹、虾、养殖的近450亩,促进了全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快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数。
2019年,红沥村计划依托土地整理项目,以宅基地有偿退让和土地复垦为主要抓手,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搞好村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从而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乡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
缅想的情感,从量变到质变,这个过程叫“培根铸魂”。
这个过程中,无声胜有声,可以进一步激发人们更深层次的意识行为——民族气节、爱国情怀。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代表团与代表们交流时说:“忘记老区,就是忘本;忘记历史,就是背叛。”
“要饮水思源……”
根据盐都区委“着力推进以烈士命名村镇‘红色资源’项目建设的通知”要求,2019年3月10日,宝才社区党总支书记商兆华邀请红沥村茆兆海书记和烈士家属代表到宝才来,一起商量建立“胡宝才烈士纪念馆”等有关事宜。作为曾经的县志编委,我十分有幸也在邀请之列。
宝才社区、红沥村共商建立“胡宝才烈士纪念馆”
商兆华书记介绍,2019年宝才要在发挥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力度上用“响鼓重锤”,下硬功夫。
目前,宝进国际项目进展较快,南楼封顶。作为盐城高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一是内外部装潢即将完工并同时招商。北楼建设紧锣密鼓6月即将封顶;二是成功招商,与澳大利亚国际连锁雅阁酒店签订了意向协议;三是由北京麦金利房地产公司开发的盐渎院子项目,于2018年4月份摘牌,售楼部一个月内全部建成并装潢结束,十多幢商住楼拔地而起,目前,已有四幢封顶,且开始销售;四是正在洽谈的深圳富力集团有望对宝才物流园区及交投地块1500亩入驻开发。
商兆华快人快语:“红沥村境内河沟密布,纵横交错,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尤其土地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盛产优质稻米以及鱼、蟹等农特产品,早有‘鱼米之乡’之美誉。”他还说:“胡宝才烈士的血脉,已经将宝才人和红沥村人连在了一起。缅怀烈士,告慰烈士的英灵,最好的方式,是让我们携手共进,在全面小康、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前行的道路上,协力同心,齐头并进!”
茆兆海一直凝神于商兆华的讲话,他深深感动的同时,也在盘算和谋划着自己攻坚克难的大计。茆兆海说:“红沥村,首先要‘打铁自身硬’,要学习宝才的经验,创造条件,创造机会与宝才结对,开展合作。”
谈完了在盐城高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立“胡宝才烈士纪念馆”各项具体工作的同时,一个由胡宝才烈士出生地和牺牲并命名的社区深度融合发展的意向,正在悄然萌发……
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烈士洒下鲜血的这块土地上,一棵棵绿色生态的大树,蓬勃生长,将会结成更多丰硕的果实。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