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村书记工作讲坛”专题 >>图文报道

秦南镇东方红村: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建设生态宜居家园

秦南镇东方红村: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建设生态宜居家园

发布日期:2019-03-14 来源:盐都日报 作者:王 丹 陆秀全 浏览次数: 字体:[ ]

东方红村鸟瞰图

东方红村入口处一角

秦南镇东方红村由原东方红、李副、花杨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地处秦南镇北大门,重要的水上航道蟒蛇河从村边流过,县级公路新兴路穿村而过,水陆交通便捷。全村总面积5580亩,共有8个自然小组,1208户,人口3225人,党员123名,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的农业大村,2017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万元。

近几年来,东方红村抢抓蟒蛇河风光带建设的机遇,大力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用心制定村庄建设蓝图,强势推进农民集中居住规划,省级示范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一个文化底蕴丰厚、基础设施配套、自然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的生态宜居新家园已初具规模。

抢抓机遇,凝聚共识,完善规划谋发展。随着生态盐都建设步伐的加快,蟒蛇河风光带建设拉开了序幕,这项民生实事工程对于东方红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为此,该村着力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夯实工作基础。工作前期,该村党总支书记严大勇带领村里党员干部,根据蟒蛇河农户搬迁方案,深入90户搬迁农户,摸清群众动态,广泛宣传集中居住重要意义,帮助农户算细账,形成集中居住共识,切实做好居民拆迁、土地清障、矛盾协调等工作。二是注重规划引领。按照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实施的要求,聘请专家对村庄建设、产业发展及基础配套进行全面规划完善,形成了一村一品工作规划。三是凝聚思想共识。建设生态宜居家园离不开全村干群的合力同心和全力参与。为此,村委会广泛宣传发动,先后带领干群外出参观,开眼界、找差距、学先进,激发村民建设美丽家园的信心与动力,为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挖掘资源,传承精神,乡村振兴添内涵。一是精心挖掘文化资源。东方红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红色文化是该村的特色文化。东方红西季农民生产合作社、东方红原村部“风雨红楼”等相关的红色故事传承至今,先辈们奋力开拓、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更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东方红人为建设美好家园出力流汗、建功立业。为此,村党总支大力挖掘和整理自身特色文化资源,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融入红色文化元素,形成地方特色文化。二是加快建设文化景点。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新建了李副文化休闲游园、蟒蛇河红色驿站、东方红健身娱乐中心、百姓文化大舞台、家风家训墙画、绿色生态长廊。所有这些工程的建设为该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内涵,也展示了宜居家园的新魅力。在后期建设中,该村还规划建设东方红红色文化展览馆,集中展示村红色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新解和建设成果。三是加快推进产业富民。依托蟒蛇河风光带和红色文化优势,加大土地流转力度,进一步拓展该村高效设施农业规模。预计通过2-3年的招商,引进休闲观光种植项目1-2家,建成大型家庭农场3-5个,实现农业种植业人均增收二成以上。

精心组织,强势推进,美丽乡村快建设。一是科学谋划快建设。将蟒蛇河拆迁方案细化,严把“四个关口”,即:把好政策关,坚持公平公开公正,落实好集中居住建设政策,切实保护群众利益;把好程序关,突出尊重民意原则,接受群众监督;把好资金使用关,坚持专款专用,项目涉及的所有资金全部进入专项资金账户管理;把好建设质量关,坚持统一标准,跟踪监督管理质量和进度,确保居住小区高标准建成。二是强化服务求实效。明确村干部包保责任,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分户、统一搬迁全面落到实处。目前一期、二期工程已竣工,33户已全部入住。三是超前谋划成规模。下一阶段,该村将继续努力,按照宅基地有偿退让的相关政策,动员零散户到新建小区集中居住,确保明年三期工程新建居民别墅50户以上。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建设美好家园任重而道远,东方红村党总支决心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瞄准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总要求,因村制宜、埋头苦干、牢记使命、履职尽责,为建设强富美高新盐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村委会统一在村民房屋外墙开展创文宣传

新建的农民集中居住点外景

村容村貌卫生整洁

大力推进河塘疏浚打造靓丽风景

打印 关闭
www.yandu.gov.cn   策划制作: 盐都区融媒体中心 盐都区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