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服务中心举行文化活动
村民到便民服务台咨询相关信息
郑通村地处张庄街道西北角,总面积3.22平方公里,下辖17个村民小组,920户,人口3212人。村党总支下辖6个党支部,现有党员93人。
近年来,在村党总支带领下,郑通村新建党群服务中心950平方米,卫生室250平方米,扩建8个动力排涝站1座,改建6座老闸,新修建桥梁33座,硬化路面4500米,黑色路面1500米,观光石驳岸1500米,路灯亮化8.5公里,新建文体广场3500平方米,家庭农场8家,发展高效农业350亩、观光休闲农业120亩。2018年,全村预计实现三业总产值0.803亿元,人均纯收入2.5万元。先后获优秀基层党组织、街道先进综合奖等荣誉称号。
强化思想引领,普及生态理念。郑通村地处张庄街道西北部,由原陈通、郑巷两村合并组建。村党总支从改变群众观念入手,加大生态文明知识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分工分片,解决难点,利用多种宣传形式,普及生态宜居理念。对个别思想观念落后的村民,进行一对一帮扶,耐心解释,细微谈心,从而统一思想认识,在全村范围内,做到生态环保知识家喻户晓,生态文明理念人人接受,为建设生态文明新郑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壮大特色产业,培育发展优势。把壮大全村特色产业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成立了郑通村保温材料行业协会,引导20余家企业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村委会全力服务好中创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帮助企业解决厂房、用工等燃眉之急,让企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村委会还大力帮助高科道路设施公司做强艺术井盖品牌,使其成为把井盖做到天安门的名牌企业,成为郑通村的一张名片,现正在积极筹建江苏省首家艺术井盖研发中心。
发展生态农业,坚持绿色发展。全村拥有耕地3600多亩,目前已全部流转。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重抓都市农业,并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力量集聚到发展特色产业上,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带头引领作用。村党总支做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帮着村民办,村书记带头成立了一家年销售300万元的实体公司,村主任承包农田600亩,截至目前,全村已建成8家家庭农场。产业方面重点做精做大葡萄产业,该村的“早夏无核”葡萄比其他品种早上市1个月,旅游、采摘、农家乐等更是深受游客欢迎。今年新引进的锦安生态农场位于该村五组,是一家集绿色无公害自主菜园、葡萄草莓采摘、生态大米及稻田混养、月季花园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场,正在打造以河边垂钓、休闲、民宿、乡村旅游为特色的农业观光景点。该村还新上了200亩规模的瓜蒌示范基地项目,按照区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一村一品一景一特色”的要求推出“郑老九”品牌瓜子,今年种植面积有望达到500亩以上。利用瓜蒌全身均可入药、经济价值高的特点,带动数百村民就业。
全面整治环境,建设宜居村庄。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建立健全垃圾收集、清运和处置制度,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好农村污水,推进厕所革命。全面实行畜禽禁养,实现清洁生产。同时,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设东方红河石驳岸,全村河道保洁总长度达26000多米,连接康庄大道的1公里通村黑色路面龙陈路已经通车,改善了村容村貌,村民满意度不断提升。按照“三治三化”要求,逐步对全村主干道和集中居住点实施到位,让郑通亮起来,美起来。
挖掘文化资源,彰显人文底蕴。郑通村的郑巷古村由5个自然组聚居而成,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历史文化古迹有郑氏宗祠、老井、一对寓意为保一方平安的水龙等等。张庄街道正计划对郑巷古老村庄进行抢救性保护,力争恢复历史原貌。郑通还是5位革命烈士的出生地,红色文化底蕴深厚。郑通村还涌现出江苏好人洪刚、盐城市见义勇为陈志美等众多好人好事,全村先后考入985、211等名牌大学有50余人,90岁以上老人也有15人。村党总支充分挖掘宣传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激发广大干群干事创业的激情。
推进乡风文明,营造和谐氛围。改变农村陋习,推进乡风文明,努力在全村营造积极向上的和谐发展氛围。围绕“宜居、宜业、宜养”要求,该村新建了功能齐全的党群服务中心,解决了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占地5亩的村文体广场已开工建设,健身中心及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总面积近300平方米,目前已投入运营。按照街道统一部署,开展“六进六治六联”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治理,推进了乡风文明,为美丽郑通建设奠定了社会基础。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郑通村党总支书记徐从波表示,该村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提高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意义的认识,强化党建引领,转变观念,开拓创新,苦干实干,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家园。
村民休闲娱乐场所
设施农业大棚
绿色生态经济蓬勃发展
郑巷古村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