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都区2018年度“十佳文明新事”评选经过基层推荐、线索审核、初级评审、点赞评议、专家评定等程序,目前进入评选环节。按照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类型,共有15件事迹入围,即日起,至2月21日,可在“盐都人”微信公众号参与“盐都区2018年度十佳文明新事”投票。欢迎您关注“盐都人”微信公众号,并参与投票。
“盐都人”公众号
用我的声音,打开你的世界——盛文助学
为关爱盲童生活,给盲童带去温暖和关怀,盐都区盛文助学爱心协会开展“我的声音你的世界”——为盲童诵读项目,持续帮助就读于射阳特殊教育学校盲童班的盐都、阜宁、射阳籍的23名儿童。
学富镇的小女孩,初见时怯生生的,说话时会把头埋进课桌里。志愿者刘长云老师见了,蹲在孩子跟前,跟孩子低声交流,用学富老乡的身份,慢慢打开了孩子的心扉。刘老师了解到孩子跟自己是同一生肖时,她便以“大老鼠”自称,也亲切地称孩子“小老鼠”。“大老鼠”每次活动会带上一份奖励——棒棒糖,于是她便成了孩子们的棒棒糖老师。志愿者秦九红老师是孩子们的“九老师”,盲童们从九老师很有感召力的诵读里感知到了绿水青山,“看到”了美妙的世界……
面对病魔不低头,奉献乡里美名扬——李国锦
李国锦,男,67岁,中共党员,高新区盐渎街道杨韦村村民。
他是一位癌症患者,面对病魔,没有消沉,而是积极配合治疗。他是一名新乡贤,热爱社会,关心群众,作为村里关工委主任,他先后帮助、教育、挽救的青年有2300多人次;作为村里编外调解组织成员,2018年全年化解干群、邻里、家庭及社会矛盾纠纷56起;作为一名文艺爱好者,他带领团队参加市、区广场舞、太极拳比赛并屡屡获奖,配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文明城市创建,组织编排文艺节目送戏到村庄和田间地头36场次,较好地推动了移风易俗,促进了乡风文明,为村风民风根本好转作出积极贡献,被村里人称赞为“最美调解员”。
小剪刀大关爱,身残疾心温暖——郑汉学
郑汉学,男,48岁,张庄街道郑通村村民。
说起他,村里的大爷大妈无不点头称赞,说他是位热心肠的好人,也是很多残疾人的榜样。他患肢体残疾,无劳动能力,但他没有一蹶不振,他下定决心拜师学艺,掌握了理发手艺,靠理发维持生活。因生活困苦,政府给他办了低保。他不忘社会对他的关爱,为贫困户免费理发,还每个季度给街道养老院的老人们送去温暖,给他们免费理发,陪他们聊天,他这一做就是十二年。都说做件好事容易,难得的是将爱心理发持续了十二年。他说,只要还能拿起剪刀,他就会一直为老人们免费服务。
最美公路养护人,铺就“四好农村路”——范庆九
范庆九,男,51岁,中共党员,盐都区公路养护管理所所长、工程党支部书记。
2013年以来,他不忘初心,立足平凡岗位,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牢记“三农”使命,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带头探索农村公路建管养工作新路子。通过学习、借鉴、调研,设计出符合盐都区特点的“四好农村路”创建方案。2016年,盐都率先全市创建成省交通运输厅命名的“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018年,他瞄准省政府“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目标,在办公室里加班加点编制创建方案,主动协调,落实创建措施。他不知疲倦地去完成一件又一件急难任务,按时完成了创建工作。目前,盐都农村公路网络得到进一步优化、安全畅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美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四好农村路”建设获2018年度区委、区政府目标任务综合考核特别贡献奖。
爱岗敬业的最美警察,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徐汉美
徐汉美,女,43岁,中共党员,盐都区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大队长。
她从警22年,高标准严要求,带领大队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打造了盐都公安出入境精品服务的窗口。近年来,窗口共接待群众咨询6万余人(次),受理出国境申请4万余人次,实现了“窗口接待零距离、手续办理零等候、规范运转零积压、日常业务零差错、热情服务零争执、公正执法零投诉”等“六零”工作目标。工作中,徐汉美热情服务,推出“我是您的‘小秘书’”服务,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她依法严格审核每一份申请材料,对不符合规定或缺少材料的申请人,耐心细致予以解释和说明,坚决杜绝妄图用各种手段骗取出入境证件的违法行为,决不给违法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她还定期开展送温暖、送安全等活动,成立“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关心和帮助留守儿童。她曾先后获评“江苏省人民满意警察”“盐城市最美警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科所队长”并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35分钟的生死救援——市三院援圭医疗队
35分钟,只是人生命中短暂的瞬间,但对于一个年仅14岁的南美洲小姑娘来说,却经历了惊魂一刻。在中国第14期援圭亚那医疗队林登点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团队的抢救下,克服产妇仅14岁未成年、手术时体重仅55kg、双胎妊娠、胎膜早破、贫血等不利因素,手术耗时35分钟,出血仅400ml,成功将一对“姐妹花”取出,母子平安。市三院援圭医疗队成功救治这个仅14岁双胎产妇,在当地引起较大反响。2018年9月12日,中央电视台四套《华人世界》对此事作专题报道。
热心群众合力救援落水者——潘干年等5人
2018年12月31日7时许,滨湖街道北宋居委会居民潘干年在家门口突然听到有人喊救命,她循着声音发现邻居宋粉干正在东侧河中央挣扎呼救。当时天气寒冷,潘干年觉得一人无法救人,遂大声呼救。邻居宋兆秀、余阿裙、钟大翠等人闻声赶到河边,落水者宋粉干离岸较远,她们几个妇女拽不到,几个不谙水性的妇女不敢下水。于是潘干年到邻居家借来竹竿,让落水的宋粉干抓住竹竿,邻居宋金亮闻讯也跑过来,一只脚踩在水里,一只脚站在岸上,与潘干年、宋兆秀、余阿裙、钟大翠等人一起合力将落水者宋粉干拖到了岸上……热心群众合力上演了救助落水邻居的感人一幕。
三十五年照顾残疾妻子,不离不弃诠释人间真情——郭建龙
郭建龙,男,65岁,盐都区学富镇三永村农民。
郭建龙属羊,家人和邻居都叫他羊子。羊子长得端正,为人和善,心灵手巧。三十岁时,经亲戚介绍,与邻乡的吴朋妹结婚。吴朋妹既聋又哑还痴呆,不能生育,连吃喝拉撒要别人伺候。人们当面不说,背后都在替羊子懊悔惋惜。而羊子不但不嫌不弃,还一直百倍呵护着,开口总称“我家朋妹”。亲友往来吃饭,朋妹该坐的席位不能弄错,不能贬低。逢到朋妹娘家婚丧大事,羊子总是将朋妹从头到脚穿戴整齐,扶上电瓶车,双双前往参加。每到吃饭时,羊子和家人总是将饭菜盛好,顺好筷子,将朋妹搀到桌边坐稳,将饭碗递给朋妹,将菜搛到她嘴边。羊子自己爱干净,更是将朋妹收拾得清清爽爽。夏天每日替朋妹洗澡换衣,冷天隔几日双双在浴室间洗澡。数九寒冬,羊子总是先焐暖被窝才让朋妹睡下……
35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12000多个日夜,他不离不弃,用男人的肩膀为残疾妻子撑起一片蓝天,用无数的艰辛与坚持书写了人间大爱。
捐献造血干细胞,帮助患者获新生——董发林
董发林,男,29岁,高新区潘黄街道杨坝社区居民,江苏沿海高速大丰收费处职工。2014年6月的一天,他在街头参加义务献血时,遇见志愿者在宣传造血干细胞对治疗白血病等血液类疾病的重要作用,热心的他主动接受血样采集,成为中华骨髓库一名志愿者。2018年4月27日,盐都区红十字会接到江苏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通知,董发林与一位年轻的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电话联系准备做动员工作,在大丰的董发林直接说不用上门做思想动员,他早就做好决定了。第二天上午10点,刚好休息的他带着6个月身孕的妻子一起到盐都区红十字会双双签下知情同意书。2018年6月6日高配成功,当天在盐都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全程陪护下,董发林到达南京中大医院按照规范程序开始相应准备,2018年8月8日正式实施采集。董发林光荣地成为江苏沿海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职工首位、盐都区第7例、盐城市第49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爱心奉献血浓于水情重于山——张发东
张发东,男,45岁,中共党员,盐城市中兴实验学校教师。
自2008年5月加入盐城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以来,他积极响应红十字会号召,主动参加全血和机采成份血的无偿捐献活动,无偿献血量总计6200毫升。他工作之余利用节假日积极参加血站献血车志愿服务、街头无偿献血知识宣传和招募无偿献血者工作,他坚持以个人的微薄力量服务社会,让世界多一分和谐,少一分躁动,多一分友爱,少一分冷漠。2016年12月他被原国家卫计委、国家红十字会、军委后勤保障部联合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2018年4月被盐都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总工会授予“盐都区文明职工”;2018年6月被盐城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总工会授予“盐城市文明职工”。
捕获珍稀“娃娃鱼”,送交林业部门护养——樊华柏
樊华柏,男,69岁,尚庄镇塘桥村村民。
2018年3月22日晚,尚庄镇塘桥村村民樊华柏用渔网在自家附近的生产河里偶然间捕到一只四只脚的鱼,周边邻居均表示从未看过这个模样的鱼。樊华柏自己也认不出是什么动物,猜想该鱼或许是国家明令禁止捕捞的保护动物。由于自己及邻居都不认识,于是他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尚庄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后,立即与林业部门取得了联系。经鉴定,这条长60厘米左右、重1.9公斤的鱼学名为“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后经民警帮助及时将其移交给了林业部门。樊华柏保护珍稀保护动物的行为受到了林业部门的嘉奖。
刻苦钻研强业务,爱岗奉献护蓝天——刘永友
刘永友,男,48岁,中共党员,盐都区环保局环境监察局副局长、污染防治科科长。自工作以来,他坚守在环境监管第一线,多次报名参加生态环境部和省环保厅组织的环境环保业务培训,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环保法律法规,刻苦钻研环保业务知识,对重要法律条文章节他能熟记于心。工作中,他深入现场,主动帮助企业化解各种矛盾,解决发展难题,在全区企业中口碑好。2018年,污染防治科累计整治黑烟囱373根,完成59家重点行业企业挥发性有机污染VOC整治,取缔和关闭“散、乱、污”废塑料加工点34家;推进6个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安全转移工业危险固废1019吨、医疗固废434吨;帮助187家企业、单位申领排污许可证和辐射安全许可证。近年来,他先后被市政府表彰为“蓝天工程”先进个人、市环保局“污染防治工作”先进个人;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十大类重点工程建设”先进个人、年度考核优秀个人。
勤劳致富不忘本,一片热心助乡人——季登祥
季登祥,男,51岁,龙冈镇曲东村七组居民,广东省中山市科航照明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初中毕业后跟着别人外出打工,东奔西走,不辞劳苦。他用几年辛苦打工的积蓄做起了灯具生意,凭借自己的诚信和勤奋,经过十多年的打拼,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他认为致富不能忘记家乡,两年前他看到村里有的道路还是又窄又破的砖头路,就主动给村里捐了2万多元,资助村里修路。2018年,清明回来扫墓祭祖时,他发现村里没有路灯,村民晚上出行不便,于是他又慷慨解囊,拿出3万多元,购买了30盏路灯捐给村里,用来美化亮化家乡。现在不少村里人晚上在明亮的灯光下跳起了广场舞。他还表示:今后村里的公益事业还会捐款。乡亲们都称赞他是公益事业的热心人。
辛苦我一个,方便千万家——潘黄自来水厂管道维修班
潘黄自来水厂管道维修班是街道供水管网这条生命线的“守护神”,他们总是奔波于大街小巷,精心地维护自来水管网,诚心诚意服务广大居民。2016年春节前,气温骤降10多度,街道多处出现管道冻裂、用户水龙头冻坏的紧急情况。维护班一群人,抗严寒战冰冻,不分日夜,更顾不上忙年,逐一维护到位,并安排轮值,春节不休假,确保居民过个幸福年。2018年6月,他们承担北大科技园工地和宝才社区自来水主管道安装工作,工程全长4600多米,都是直径300的大管道,开工正逢高温季节,加之路线复杂,施工难度较大。维修安装班组的同志起早带晚、加班加点,不抽群众递来的烟,不拿群众一瓶水,坚持文明施工,用一个半月时间全部完成施工任务,使宝才社区居民按期吃上市政水。几十年来,他们诚实守信,上门服务,足迹踏遍了街道的家家户户,更换了成千上万个阀门、接头,改装了无数个楼房水箱……他们辛勤耕耘,默默奉献,践行着一个优秀的团队无怨无悔的誓言。
群众落水危在旦夕,工人群体勇救脱险——孙爱祥等8人
2018年6月30日9时30分许,潘仁同驾驶农用运输车经过盐都区台创园葛武街道上潘居委会,转弯时方向盘突然失灵,他连人带车翻入丰产河中,农用运输车倒扣在河里,整个驾驶室浸水淹没,潘仁同被困在驾驶室内动弹不得。危急关头,正在附近砌房子的孙爱祥闻声赶来,跳入河中。同时赶来的郝汉荣、郝汉岗、王少军、王云汉、何红庆、胥爱和、孙德康等7名施工人员一起将农用运输车抬起来,并将潘仁同抬上岸进行现场急救。后经送医治疗,潘仁同身体无大碍。合力救人期间,郝汉岗的脚还被农用车破损的玻璃扎破。由于众人及时施救,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