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部分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走进大纵湖派出所,参观了该所值班工作区、生活休闲区、室外活动区,特别点赞了派出所的“水滴”党建品牌。
大纵湖是苏北里下河地区最大最深的湖泊,有苏北第一湖的美誉。大纵湖镇就位于风光旖旎的大纵湖畔,素有鱼米之乡、湿地之都之称,而保卫着这一方平安的大纵湖派出所现有民警6人,辅警30余人,辖区总面积136平方公里,下辖20个村(居),常住人口6.2万多人。这个平均年龄只有33岁的年轻队伍,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
走进大纵湖派出所,大楼门厅有一面墙格外引人瞩目。所长智玉超介绍说,所内的精气神全体现在这个LOGO之中。扬帆起航的大纵湖派出所乘风破浪,“甘做大纵湖一滴水,共建美丽警营小家”成为全体民警、辅警的共识。民警办公室悬挂着由书法家题写的民警座右铭及对工作的感悟:上善若水,水滴石穿,海纳百川,当人民警察、品人间百味……民警感悟当中蕴含的正是大纵湖派出所最核心的党建文化。
大纵湖派出所党支部书记、所长智玉超表示,“我们所队能够脱颖而出,最核心的就是党建工作。”该所定期组织民警参观革命教育基地、重走革命老路。“刚来派出所工作时,我跟着处警民警处理一起纠纷。处理过程中,我发现民警和当事人交流时语气比较生硬、强势,导致事倍功半。”智玉超还说,“警察队伍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威武、勇猛的国家机器,而更应该是一支仁者的队伍、爱民的队伍,像大纵湖水一样柔而有骨、以柔克刚,一定会事半功倍。”
采访过程中,辖区三官村报来一起警情。报案人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他说有5名外地人在他家鱼塘钓鱼,被发现后,老人和村民扣押了这些人租赁的小汽车。党员民警唐超赶往事发现场,发现报案人情绪较为激动,要向这些外地人索要钓鱼费2000元才可放行,双方僵持不下。待所里增援警力到达后,唐超采取让老人先站在被扣汽车边上,并用执法记录仪进行拍摄,明确车辆不能顺利被公安机关扣押是这老人造成的,现在车子完好无损,接下来,如果车子受到损坏一切损失将由老人负责赔偿。随后,将双方人员带回派出所。刚到所里,这位老人就主动提出要把车子开到所里,这就为解决事情创造了条件,经过调解事情圆满解决。最后,这位老人还邀请唐超到他家做客。
“在整件事情中,始终贯穿‘上善若水’因势利导的指引精神。水有什么功能?水利万物而不争,它碰到石头,会绕过去,但最终还是会按照它的方向到达终点。这就是‘水滴’党建品牌的渗透,在工作实践当中的一种真实体现。”派出所党支部副书记、副教导员杨殿玉从警校毕业后就扎根在大纵湖、楼王等盐都西部派出所工作,二十年如一日,他已成为引领派出所党建工作的一块品牌,他对“水滴”精神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小水滴总是团结在一起,荣辱与共、生死相依。大纵湖派出所党支部将关爱延伸至所有民警辅警,争得他们对派出所这个大“湖”和湖里每一滴“水”的支持。通过每月为当月过生日的民警和辅警在所食堂举行集体庆生仪式,邀请公安英模、人大代表、作家、书法家走进警营与党员民警辅警一起开展文化沙龙活动,充分挖掘党员民警辅警身上的闪光点,提升民警辅警的职业荣誉感、归属感,增进了民警与辅警之间的情谊,弘扬了团队精神,激发了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纵湖派出所还建成了书吧、茶吧、健身房,在派出所西侧打造了占地20多亩的湖面景观长廊,修葺了“若水亭”,购置了“训练艇”,美化了所容所貌。同时用足用好墙体阵地,精雕细琢走廊文化、墙面文化、办公室文化,以“党建文化”“水滴精神”为主题,让民警时刻接受“水滴”文化的熏陶。
大纵湖派出所充分挖掘水文化特点,以“水滴”党建品牌创建为着力点,始终以服务中心工作、促进队伍建设为目标,不断深化美丽警营创建力度,使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凸显,党员先进性不断增强,队伍精气神、警营和谐度和队伍软实力显著提升,为公安工作主业提供了支撑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