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龙冈镇实实在在的对口挂钩帮扶,今年我们烘干菊花120吨,目前已出售到广东、山西等地近100吨,可望实现利税50多万元呢。”射阳县龙翔农产品有限公司承包人王晓清指着即将出售的菊花开心地告诉我们。
自全市南北镇村对口挂钩帮扶工作开展以来,龙冈镇高度重视,挑选精干人员,脱岗结对帮扶。该镇派出了以组织委员兼工委主任刘井清为组长的工作组,深入结对射阳县特庸镇盘洋村。
盘洋村位于特庸镇最东首,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基础薄弱。去年年底,工作组到盘洋村后,立即开展调查研究,定期不定期地向龙冈党委、政府汇报。瞄准村集体年经营收入突破18万元,村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不低于6千元的目标,该镇党政主要领导多次会商,坚持以增加盘洋村和贫困户收入为重点,致力实现全面脱贫为目标,深入现场调研论证,并科学制定了盘洋村脱贫工作方案。
针对盘洋村有3000亩菊花种植的实际,工作队首先把眼光落在了濒临关停的菊花烘干厂上。当时,由校舍改建的村菊花烘干厂,有3人合伙经营,设备陈旧,产能落后,在“263”专项整治中,“黑烟囱”面临拆除,合伙人不想投资,企业处于等待关闭状态。在龙冈镇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由盐龙湖创投公司投入165万元,一次性收购菊花烘干厂的房屋、设备等资产,占股99%组建射阳县龙翔农产品有限公司。随后,又投入12万元,拆除燃煤锅炉,新上生物燃料锅炉,并新上烘干生产线。在此基础上,将菊花烘干厂对外公开招租发包。最终,由王晓清以每年18万元的租金获得承包权。“龙冈投入近180万元资金收购、改造菊花烘干厂,通过对外招租、发包,每年仅租金就有18万元,全部作了我们村的集体收入。”盘洋村党总支书记茆桂秀、主任尤国健对此感激不已。
“现在是集体公司了,金融部门也放心了,在今年菊花收购期间,不要任何担保,就给我们投放了30万元的流动资金,保证了我们向菊农收购菊花。而且,以公司的名义对外经营也使得我们今年的菊花销路大增,加工量由过去的80吨左右扩大到120吨左右。”王晓清说起企业的变化,博得了烘干厂工人的一片笑声。感受到菊花烘干厂带来实惠的远远不止村干部和承包人。今年烘干厂还解决了本地30人的务工,其中村里贫困户就有6人在烘干厂上班。54岁的残疾贫困户颜永军深有感触地说:“平时我靠有一天没一天外出打零工,难以维持生计。到烘干厂上班后,每天就有100多元的劳务收入呢。”
“龙冈镇工作队对我镇盘洋村的帮扶不仅仅体现在促进村级经济发展和帮助农户增收上。”特庸镇农经中心主任孙彦说起工作队的帮扶事迹如数家珍,“为了盘洋村总面积1147平方米、局部三层的党群服务中心尽早投入使用,龙冈出资30万元收购了盘洋村老村部,让党群服务中心的装修资金有了着落;针对盘洋村地势低洼,易涝多灾的问题,去年底一次性出资6万元,鼓励村里新建基础设施,在两地政府协力下,今年新建财政奖补和一事一议道路各一条,财政桥梁两座;工作队还协助村做好城乡土地复垦工作,预计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约3至5万元。”
“虽然我们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率先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市扶贫办提出的对村集体最低资金扶贫要求,但是我们帮扶的工作还远远没有结束。下一步,我们既要盯紧帮扶项目,更要加大宣传和发动力度,鼓励村民自主创业、致富增收,在帮扶中创造出新的成效。”刘井清和他的工作队对帮扶工作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