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孕穗破口期易受多种病虫叠加危害,也是全年病虫防治最关键的时期。根据智能化测报设备采集的数据、气象资料和病虫情分析,预计水稻孕穗破口期病虫害总体将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生程度略重于去年,不同区域、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方式病虫发生不平衡性大。因此,各地要高度重视,广泛宣传,分类指导,科学防控,适时打好水稻后期重大病虫防控总体战,有效控制病虫危害损失,为水稻丰产丰收、提质增效打下坚实基础。
一、发生趋势分析
1、稻瘟病:8月13-14日普查,病田率2.5%,病株率0-1.6%,平均0.03%,病叶率0-0.9%,平均0.03%,均为老病斑。目前我区大面积种植的水稻品种抗性不强,天气预报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过程性降雨较多,有利于稻瘟病的流行,预计稻瘟病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
2、稻曲病:我区大面积种植的品种均易感稻曲病,且今年多数直播稻田块生育期偏迟,长势嫩绿,破口抽穗期易遇低温阴雨天气,有利于稻曲病的发生,预计中等至偏重发生。
3、纹枯病:8月14日调查,系统田病穴率27.8%,病株率13.2%。8月13-14日普查,病田率21.2%,机插秧田病穴率0-25.5%,平均3.2%,病株率0-12.5%,平均1.9%,直播稻田病株率0-3.2%,平均0.5%,轻于去年同期。随着近期田间陆续复水及水稻群体进入旺长阶段,短期内纹枯病会进入快速上升期,如不及时主动用药控制,病斑将迅速上升到中上部,严重危害功能叶片,预计发生程度为中等发生,少数田块偏重发生。
4、稻纵卷叶螟:测报灯智能监测:龙冈监测点8月1-15日累计诱蛾96头,高于去年同期,8月12日起蛾量明显上升,8月12-15日蛾量分别为4、11、42、35头。性诱智能监测:8月1-14日,秦南监测点,单点累计诱蛾144头,高峰7-9日,峰期蛾量84头;大冈监测点,单点累计诱蛾52头,高峰8-12日,峰期蛾量26头;楼王监测点,单点累计诱蛾101头,高峰7-9日,峰期蛾量50头;各监测点总体虫量高于去年同期。系统赶蛾,8月8日起蛾量明显上升,8月8-15日亩蛾量分别为60、80、150、200、400、550、650、600头,蛾量近几天可能仍较高。8月13-14日普查,大面积亩蛾量45-900头,平均260头,高于去年同期85头,少数田块蛾量达900-1500头,百穴虫卵量0-72.3头·粒,平均28.9头·粒。天气预报8月下旬至9月上旬雨水天气多,有利于稻纵卷叶螟迁入、产卵、孵化和初孵幼虫的成活,如近期有外地虫源迁入,将叠加为害。预计稻纵卷叶螟大面积中等至偏重发生,少数前期为害重、近期蛾量高的田块可能会大发生。
5、稻飞虱:测报灯智能监测:白背飞虱,龙冈监测点,8月1-15日累计诱虫4头;大冈监测点,同期累计诱虫2头;均无明显高峰,虫量与去年同期相近。8月14日调查,系统田白背飞虱百穴虫量350头,其中长翅成虫占3%,1龄占9%、2龄占32%、3龄占35%、4龄占18%、5龄占3%。8月13-14日普查,机插秧田百穴虫量0-220头,平均20.2头,直播稻田常规品种百穴虫量0-230头,平均18.6头,金粳系列田块百穴虫量0-310头,平均28.5头,加权平均25头。灰飞虱,8月13-14日普查,机插秧田百穴虫量0-89头,平均21.3头,直播稻田常规品种百穴虫量0-125头,平均28.9头,金粳系列田块百穴虫量10-240头,平均45.5头,加权平均36.6头。褐飞虱,面上普查暂未查见。从目前虫情分析,预计灰飞虱为轻发生。白背飞虱为轻发生,若南方虫源迁入,发生程度将加重。褐飞虱为轻发生,但需警惕外来虫源迁入的风险。
6、大螟:测报灯智能监测:龙冈监测点,8月1-15日累计诱虫2头。8月13日田间剥查,大部分田块残留虫量较低,预计三代大螟卵孵期在8月下旬,发生程度轻发生。
7、其他病害:细菌性基腐病零星发生,少数田块发生较重,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未查见。白叶枯病是局部偶发性病害,老病田遇台风大雨天气易发病和扩散危害,老病区需密切注意,加强调查,积极防治。细菌性条斑病在我省部分市县的老病区已经陆续查见,当前杂交水稻即将进入抽穗期,极易感染该病,加之气候适宜,有利于细菌传播,要主动做好预防工作。
二、水稻生育进程
8月13-14日调查,大部分机插秧田块叶龄余数0-1.9,直播稻叶龄余数0.7-2.7,全区生育进程跨度较大,大面积生育进程与去年接近。初步分析,大面积水稻破口期在8月24日-9月5日,少数迟的田块在9月12日左右。
三、防治意见
坚持“主动出击、病虫兼治、压前控后、保叶保穗”的防治策略,以水稻穗颈稻瘟病为防治主线,统筹纹枯病、稻曲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大螟等病虫防治工作,全面、适时、高质量打好防控总体战。
1、用药适期
破口前5-7天、破口期全面用好二次药,各户根据田间生育期调整。
大面积:第一次:8月21-24日;第二次:8月27-30日。
2、药剂配方
①三环唑悬浮剂(低毒)+噻呋酰胺+甲氧·茚虫威+吡蚜·呋虫胺
②稻瘟·三环唑+肟菌·戊唑醇+阿维·茚虫威+烯啶·吡蚜酮
预防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交替轮换使用噻霉酮、噻唑锌、氯溴异氰尿酸等,连用2-3次。施药时添加植物油或有机硅等优质助剂,提高防效。
3、施药方法
将所选药剂先配成母液,然后亩对水20-30公斤喷雾。无人机亩喷液量3公斤。
四、注意事项
①科学用药。施药前田间上水3-5公分,药后保水3-5天。破口期遇连阴雨天气要抢雨隙用药,并加优质有机硅提高粘着力。严禁使用高毒农药、菊酯及其复配剂。慎用含烯唑醇、已唑醇、戊唑醇等抑制细胞伸长的杀菌剂。②安全施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操作规定,施药人员身体健康,并做好防护工作;施药时间以下午4、5时后为宜,水稻扬花时、上午有露水时及中午高温时间不要用药;药液不能污染桑园蚕室、蜜蜂、水源和水产养殖区域,尤其要严防无人机药液漂移问题。③保护环境。施药后田水不能排入河道。药剂包装瓶(袋)坚持3次清洗,减少残留。药剂包装废弃物全量回收送交农药经销门店或村回收点,保护农田环境。
咨询电话:88655026,81089519,88164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