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区水稻即将陆续进入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是构建高产群体的关键时期。受播栽质量、田块地力基础配套差异,加之前期高温天气,部分田块水浆调控管理不到位影响,全区水稻不同田块间苗情类型复杂,部分田块内部长势平衡性差。为科学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有效应对复杂多变天气条件,夯实秋粮丰收基础,各地要持续加强技术服务,督促指导种植户分类加强田管,努力构建高产稳产群体。
一、强化水浆管理,促控结合稳群体。水浆管理是当前田间管理的核心环节,必须根据播栽期、生育进程和苗情长势精准施策。适期播栽田块:控蘖及时搁田。 对已够苗或即将够苗田块,要及时、多次进行轻搁田,并逐步进行加大力度;对苗数足、长势旺、肥力高的田块,应提前搁田并适度重搁。对尚未够苗但生长正常的田块,待群体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90%左右时开始断水,实施多次轻搁田。迟播迟栽田块:促蘖保生长。 对于迟播迟栽机插秧田,坚持湿干交替、间隙灌溉,促进根系下扎和快速分蘖。直播稻田分蘖期建立薄水层,实行湿干交替管理,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对于基本苗过多群体过大的田块要及早搁田控苗。僵苗迟发田块:促转化保够苗。 对因逆境影响导致群体偏小的僵苗田块,要及时露田透气,改善土壤环境,促进苗情转化,力争适期够苗。若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仍不能达到预期苗数,可结合带肥进行多次轻搁田。推广使用水田开沟机械,高质量开好丰产沟,确保搁田效果,增强田间通透性和抗灾能力。
二、科学运筹肥料,因苗追肥促平衡。根据播栽方式、苗情长势、群体大小、土壤肥力及气候特点,科学诊断,分类指导施肥。对群体偏小田块, 在前期基蘖肥基础上,可酌情补施平衡肥(一般尿素5.0 kg/亩左右),争取适期够苗。僵苗田块可喷施生长调节剂促进转化,待苗情好转后再适当追肥促长。对长势不均田块, 在够苗前尽早施用少量氮肥“捉黄塘”,促进全田生长平衡。对肥力流失严重的低洼田、排水不畅田块,采取少量多次方式补施氮肥,直至苗情转化。坚持“控氮减磷稳钾添微”原则。在合理施用基蘖肥基础上,提倡增施硅肥、锌肥等中微量元素肥料,有效增强水稻抗逆能力。同时要密切关注水稻生育进程和苗情长势,在叶龄余数约3.5叶时,施好促花肥。
三、强化防灾减灾,多措并举减损失。今后一段时间仍是高温、强降水、大风等极端天气及病虫害多发期,务必增强防范意识,科学防灾减灾。一是加强气象灾害预警。 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及时获取并加强宣传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 加强技术服务指导,抓实田间沟系排查与配套,确保排灌畅通,突出做好防涝抗旱、防极端高温低温等防灾减灾服务。二是加强病虫草害防控。 密切关注水稻病虫草害发生动态,依据植保部门预测预报,重点抓好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纵卷叶螟、螟虫等重大病虫害的专业化统防统治。同时,加强稻田杂草(特别是杂稻)的防除工作。三是加强灾情调度与补救。 灾害型气候发生后,要组织各级干群深入田间地头查清受灾面积、受灾受损程度,并指导农户根据肥水流失情况和苗情受损程度,指导及时补施速效肥、喷施叶面肥,促进植株尽快恢复生长,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