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信息公开专栏 >农业农村局
索引号 11320928562929401C/2025-49326 组配分类 业务工作
发布机构 盐都区农业农村局 发文日期 2025-07-16
文号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时效 有效

农田区域福寿螺防控技术意见

福寿螺是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也是我省补充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具有繁殖快、适应力强、扩散范围广等特点。福寿螺主要危害水稻幼苗、分蘖苗,尤其喜欢吃幼嫩部分,造成水稻缺株少苗,影响水稻产量。当前正是福寿螺防控的重要时期,各地要高度重视,广泛宣传发动,对辖区内农田区域开展福寿螺发生情况调查,查清分布范围和危害情况,及早掌握福寿螺发生实况,为防控提供精准依据。

一、形态特征

福寿螺有巨型田螺之称,外观与田螺相似,外壳颜色呈黄色,壳薄较脆,螺口大,椎尾较平而短促,个体比田螺大。卵圆形,初产卵为粉红色或鲜红色,椭圆形块状,大小不一,卵粒排列整齐,小卵块仅数十粒,大的卵块可达千粒以上。卵喜产在植物茎秆、沟壁、墙壁、田埂、杂草等上面,易被发现。福寿螺主要危害水稻及莲藕、芡实、菱角、空心菜、茭白等水生植物及水域附近的甘薯等旱生作物,尤喜幼嫩部分。

二、防控措施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突出重点区域和关键时期,强化检疫监管,开展监测预警,落实关键措施,协调应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治早治小,有效压低发生密度,遏制扩散蔓延趋势,降低发生危害。

1、农业防治。及时清理沟渠及田边杂草,恶化其生存环境;采取浅水勤灌,防止大水灌溉造成福寿螺随水流传播;适时排水晒田,降低幼螺存活率;福寿螺发生严重的稻田或水生蔬菜田,可采取水改旱 2-3 年或水旱轮作等措施灭螺;组织人工定期捡拾成螺和卵块。

2、物理防治。在灌溉渠的入水口和稻田、水生蔬菜田进水口安装拦截网,防止福寿螺流入农田和向外扩散,同时定期清理拦网上的杂物。在农田插木桩、竹片等引诱福寿螺产卵并集中铲毁。

3、生物防治。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稻鸭共作,在水稻分蘖初期至齐穗期前每亩放入日龄 20-25 天的雏鸭 15-20 只,啄食幼螺。可试验示范福寿螺专用食诱剂诱捕控制。水生蔬菜田可探索在相关水域投放甲鱼、青鱼等控制福寿螺。

4、化学防治。发生量高的田块可采用药剂防治。在水稻移栽后、福寿螺发生初期均匀撒施 6%四聚乙醛颗粒剂 400-600 /亩,或喷施30%茶皂素水剂 180-240 毫升/亩。在福寿螺盛发期,可亩用 5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 60-80 克或 70%杀螺胺可湿性粉剂 30-40 克兑水喷雾,或者亩用 5-10 公斤茶籽饼均匀撒施。施药时注意药液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5、加强检疫。未发生区禁止人为引入福寿螺饲养,对发生区要防止人为向外扩散。

三、注意事项

福寿螺是卷棘口吸虫、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的中间宿主,螺壳锋利,容易划伤手脚,捡拾福寿螺时要戴好橡胶(塑料)手套,不用手直接触碰;将成螺或者卵捡拾放入塑料袋,扎紧直接作为生活垃圾放入“其他垃圾”的垃圾桶,随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②高度重视用药安全。严格按照农药标签说明使用,严格执行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不可在鱼、虾套养的田块中使用药剂防治。施药7天内不可将田水排入河流、鱼塘,防止对水生动物造成药害。③药剂包装瓶(袋)3次清洗,全量回收。

咨询电话:88655026,81089519,88164093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