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信息公开专栏 >农业农村局
索引号 11320928562929401C/2025-48508 组配分类 业务工作
发布机构 盐都区农业农村局 发文日期 2025-05-21
文号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体裁分类 意见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时效 有效

当前蔬菜病虫发生趋势与绿色防控意见

近期在学富镇、尚庄镇、龙冈镇、大冈镇等地调查,我区种植的蔬菜主要有青菜、番茄、青椒、茄子、黄瓜、豇豆、包菜等,蔬菜品种多,基地规模小,地点分散,当前病虫总体发生轻于常年。各地要密切关注病虫发生变化动态,主动做好防治服务指导工作,最大限度减轻危害损失,有力保障全区蔬菜有效供应和质量安全。

一、当前病虫发生情况

1、灰霉病:514-15日调查番茄10棚,病棚率30%,病株率0.5%0-2%)。调查茄子10棚,病棚率40%,病株率1.6%0-8%),病叶率2%0-8%)。

2、病毒病:514-19日调查番茄15棚,病棚率46.7%,病株率23.3%0-80%),病叶率18.7%0-80%)。

3、早疫病:514-15日调查番茄10棚,病棚率20%,病株率0.3%0-2%),病叶率0.4%0-2%)。

4、菜青虫:428日调查青菜10棚,虫田率50%,百株虫(卵)量14.4·粒(0-54·粒)。514日调查青菜10棚,虫田率20%,百株虫(卵)量1.2·粒(0-12·粒)。

5、小菜蛾:性诱剂诱蛾,316日见蛾,截止516日,累计诱蛾1049头,平均单盆累计诱蛾349.6头,比上年同期少18.4%。智能虫情测报灯监测,413日首见,当日诱虫3头,截止520日,累计诱蛾866头,高峰53日,蛾量188头。514日调查青菜10棚,未查见虫卵。

6、蚜  虫:428日调查青菜10棚,见虫棚率100%,平均百株蚜量13.2头(2-36头)。515日调查辣椒10棚,见虫棚率100%,平均百株蚜量7头(2-20头)。

7、潜叶蝇:515日调查黄瓜6棚,见虫棚率50%,百叶虫道4条(0-12条)。

8、其他病虫:霜霉病、白粉病等零星发生,烟粉虱、黄曲条跳甲、甜菜夜蛾零星发生。

二、发生趋势分析

目前我区在田十字花科蔬菜大多处于旺盛生长期,特别是长势嫩绿的田块有利于小菜蛾、菜青虫的发生为害。根据病虫发生基数、蔬菜生长情况,参照历史数据,并结合气象资料综合分析,预计:今年三代小菜蛾中等至偏重发生,二代菜青虫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蚜虫、潜叶蝇等其他害虫中等偏轻至中等发生;病毒病、灰霉病、白粉病中等偏轻至中等发生,其它病害轻发生。

三、防治意见

在绿色防控的基础上,科学安全用药,控制危害,确保蔬菜生产和食用安全。

1、农业措施

①加强棚室内温、湿度管理,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②加强栽培管理,摘除病叶、虫叶、老叶并带出棚外集中销毁,使之不成为二次侵染源。

2、物理措施

①使用防虫网,悬挂防虫门帘。②色板诱杀。每亩大棚悬挂黄、蓝色诱虫板30-40块,诱杀烟粉虱、蚜虫、蓟马、潜叶蝇等体小害虫。色板双行交错悬挂,底部略高于作物冠部。色板粘满时,及时更换。③性诱杀。每亩设置3-4个小菜蛾性诱捕器,诱杀小菜蛾成虫,每20-30天更换一次诱芯。④性迷向。每亩使用30-40根小菜蛾性迷向丝干扰成虫交配,减少田间落卵量,控制下一代发生为害。

3、化学防治

1)灰霉病:选用啶酰菌胺,或哈茨木霉菌、唑醚·氟酰胺防治

2)早疫病:选用氯氟醚菌唑,或苯醚甲环唑、嘧菌酯防治。

3)病毒病:选用宁南霉素,或低聚糖素、氨基寡糖素防治。

4)菜青虫:选用茚虫威,或苦参碱、苏云金杆菌防治。

5)小菜蛾:选用乙基多杀菌素,或溴虫氟苯双酰胺虱螨脲防治。

6)蚜   虫:选用氟啶虫胺腈,或苦参碱防治。

7)烟粉虱:选用溴氰虫酰胺,或d-柠檬烯、螺虫乙酯防治。

8)潜叶蝇:选用溴氰虫酰胺,或灭蝇胺防治。

四、注意事项

①处于采摘上市期的果蔬田,一定要做到先采摘后用药,施药后在药剂安全间隔期内不采摘果蔬上市,以确保果蔬食用安全。②严格按照农药标签标注的登记作物、防治对象、使用剂量、方法、安全间隔期使用农药,同时注意不同类型药剂的合理轮换使用和混用。暂停或慎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等对小菜蛾已经产生较高抗性的药剂。③施药时可添加有机硅、激健等助剂,提高防效。④严禁使用高毒农药和国家禁限用农药,严格按照农药操作规程用药。⑤注意安全用药,施药人员要身体健康并做好安全防护。⑥自觉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杜绝乱丢乱抛污染环境。

咨询电话:886550268108951988164093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