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信息公开专栏 >农业农村局
索引号 11320928562929401C/2025-48031 组配分类 业务工作
发布机构 盐都区农业农村局 发文日期 2025-04-11
文号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体裁分类 意见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时效 有效

小麦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小麦返青以来,我区气温偏高,光照充足,追施拔节肥及时,苗情持续向好,目前已全面进入孕穗抽穗期。但也存在部分麦田植株个体纤弱、病虫害和气象灾害发生具有不确定性等问题。因此,为确保我区夏粮生产安全,实现丰产丰收,各地要以“科学运筹肥水、精准防控病虫、及时防灾减损”为主攻方向,努力保穗数、增粒数、提粒重,防灾减损夺丰收。

一、科学补施穗肥。目前我区大部分麦田基追肥施用足量,小麦群体充足、叶色正常,不需要补施穗肥。但仍有部分田块生育期偏晚且群体不足,或群体适宜但有脱力落黄现象,可在剑叶(旗叶)露出一半时,追施孕穗肥,一般亩追施尿素 58 公斤,促进增粒增重提产量。

二、精准防控病虫。要突出抓好赤霉病防控,遵循“科学研判、精准施策、减量控害”的防控思路,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统筹兼顾、总体防治”的防控策略。特别是在防控时间上,要牢牢把握小麦扬花初期这一首次用药的关键时期,确保“见花打药、扬花一块、防治一块”。小麦扬花期遇连阴雨天气,要抢雨隙或抢在雨前用药。药后6小时内遇雨要及时补治。感病品种、小麦扬花期间雨水多或遇高温高湿天气的田块,第一次药后5-7天及时用第二次药。生育期偏迟的高感品种和生育期极不整齐的田块,需分三次防治。此外,对于白粉病、纹枯病、锈病、蚜虫等病虫害达标的田块,需要进行统筹兼治,确保小麦的健康生长。

三、及时防灾减损。一是及时喷肥预防早衰和干热风。加强监测预报,在“干热风”来临前,结合小麦抽穗扬花期间防治赤霉病及蚜虫、粘虫等病虫害,选用磷酸二氢钾、尿素以及其他优质叶面肥进行药肥混喷,实现“一喷三防”,同时要继续做好清沟理墒,确保沟系通畅,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产生渍害。二是狠抓穗发芽和烂麦场预防。在小麦成熟收获期间,梅雨季节来的早,并可能伴随暴雨大风,极易造成穗上发芽和“烂麦场”灾害。因此,小麦收获要“立足于抢”,要及早做好收获机具、烘干设施设备准备工作,小麦成熟期根据天气状况及时抢收,收获期间遇阴雨天气、籽粒水分偏高时及时烘干,做到“颗粒归仓,丰产丰收”。三是做好灾情调度与救灾服务。要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切实加强灾前防范指导,灾害天气发生后要第一时间调查核实报送灾情,结合生产实际,指导科学落实灾害补救措施,同时帮助农户对接农业保险公司,做好灾害评估理赔,力争减少损失。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