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盐都区楼王镇郭杨村村庄规划》说明
一、区域位置
郭杨村隶属于盐都区楼王镇,地处楼王镇中部偏东,紧邻镇区,区位交通良好。依托盐金线、楼大线等多条道路实现对外联系,可便捷到达镇区和市区。村庄地势平坦,水田相拥、河流纵横,呈现典型的里下河地区风貌,自然环境本底优良。
二、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郭杨村全域,总面积为387.29公顷。本村庄规划主要对村域内生态保护空间、农业生产空间、村民生活空间等进行摸底梳理,编制保护、开发和利用方案,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总体要求,优化村庄空间布局,对各类空间提出用途管控措施。
三、目标与定位
规划目标:永久基本农田、林地、河流等生态空间保护界线清晰,保护成效显著。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显著,村庄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提升。村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村民生产方便生活便利。
规划定位:从村庄资源禀赋出发,遵循上位规划要求,响应村庄和村民需求,总体定位为:物阜民丰·活力郭杨。统筹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将村庄打造为盐都区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产业融合样板点、美丽乡村宜居地。
四、村域规划
1、村域土地利用规划
郭杨村全域面积387.29公顷。规划至2035年,农林用地规模258.11公顷,规划期末增加1.09公顷,规划期内建设用地规模41.04公顷,规划期末减少0.1公顷;自然保护与保留用地总面积88.14公顷,规划期末减少0.99公顷。
引导村组集聚合并、农村宅基地减量化、落实一户一宅政策要求等内容,鼓励村民进城入镇或向集中安置区集聚迁移。结合郭杨村现状人口呈缓慢减少的发展趋势及国家现行人口政策,预测规划期末户籍人口1505人,510户,常住人口496人。
2、产业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两轴三片”的产业空间结构。
一心:郭杨村党群服务中心。
两轴:指对外交通发展轴以及村域内观光旅游轴线。对外交通发展轴为盐金线,郭杨村远期将依靠盐金线进一步加强与楼王镇区、盐城市区的联系发展;村域内观光旅游发展轴为村域内干道,产业沿干道两侧分布,便于后期观光旅游业的发展。
三片:指有机水产养殖区、有机农业种植区和工业加工生产区。
3、产业发展策略
第一产业:强化水产养殖、农业种植。依托现有水产品、农产品资源,重点发展有机水产品养殖、有机稻麦种植。依托天然水资源优势,通过对鱼、蟹、虾的持续发展,打造高效渔业发展基地,持续产出优质水产品,进而拉动村庄经济发展;依托以种植稻麦为主的传统农业,发展优质粮种养产业项目,以优质粮产业为主,打造成为优质粮生产基地、现代农业装备和先进农业技术使用的领军平台,结合智慧农业,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农产品、立体种养等高效农业项目。
第二产业:保留升级原有工业、适度发展水产品加工。依托片区内原有涂装及环保设备的研发设计等,完善厂区配套建设,加快提档步伐,做大做强企业,做优做精,助推镇域转型跨越发展;依托现有水产品、农产品资源,引导特色加工产业,建设水产品加工场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绿化、水电等配套设施,支持养殖尾水处理设施设备建设,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引导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提升村民收入,提高村庄活力。
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农旅,增添亮点。依托集中成片的农田资源和水网密布的自然本底,打造别具特色的水乡田园景观,有利于发展农家乐、乡村垂钓、农耕体验等农旅业态,提升村庄活力;依托基地内渔业养殖区和稻麦种植区资源,实现三产二产与一产相结合。将基地内生产的作物加工商品化,通过互联网打造乡村农渔电商,形成独具特色,质量一流的家乡品牌。
五、特色风貌引导
针对村域内集中居住的村落进行风貌管控,提升村庄人居环境,尽可能经济适用,简洁实用,节约投入。
对具有特色的老旧住宅进行修缮加固提升,梳理周边环境;对现状建筑材料和色彩不协调的建筑以简单的粉刷为主,争取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鼓励村民进行内部空间的更新提升,提高居住水平。
进行道路硬化拓宽,主干路硬化拓宽能满足车行通过,宅间及人行道尽可能采用乡土生态材料铺设,两侧种植果木为主,体现乡土氛围。
清理疏通淤积河道,保持岸边生态,提升驳岸绿化,营造良好的居民休闲活动、动物栖息环境。
在村庄公共空间设计中注意考虑村民使用习惯、建设大小适宜、具有乡土特色的休憩空间;在景观节点局部增加小构件,如具有传统特色的灯笼、村庄老瓦罐等,丰富村庄景观。
楼王镇人民政府
2024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