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终端产业领航区域高质量发展
8月12日,记者在盐城国家高新区采访时了解到,作为市“两重一实”项目的江苏群力科技,在投产四个月后已获得三星、华为、TCL等客户的生产基地认证。而致力于液晶显示模组、手机智能识别模组技术研发和生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盐城华旭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已通过江苏省智能化车间评比,目前在手订单超4000万元,还与上海合辉光电、商米、创米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群力科技、华旭光电是盐城国家高新区把握高质量发展路径不动摇的缩影。据介绍,今年以来,盐城国家高新区智能终端产业开票销售同比增长48.7%,这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多变外部环境双重压力下创造的奇迹,也凸显其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的独特地位。作为全国首批、苏北唯一的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一座到处流淌着现代化气息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已然成形。
强化“头狼意识”抓招商攻项目
面对“六稳”“六保”决策部署,盐城国家高新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展比学赶超、争先进位活动,特别是强化“头狼意识”招商选商,重点培育壮大智能终端主导产业。
招商工作中,该高新区突出智能终端首位度,坚持挂图作战、指标量化,超前谋划项目推进中的关键环节,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全力推进金铢芯片封测、聚力成半导体等签约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普天5G智慧储能、康佳存储芯片封测等在建项目竣工投产,确保群晖摄像头、乐源智能穿戴等投产项目实现满负荷生产,加快形成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梯次发展格局,一个百亿级产业集群跃然浮现。
“我们通过强化‘头狼意识’,坚决扛起招商重任,快速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大会战。”盐都区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顾明东说。
围绕集聚大项目扎实推进“一中心三高地”建设这一主线,高新区党员干部积极把握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迭变机遇,紧盯世界500强、国内100强、央企国企、上市公司,主攻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先发地区,密切与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苏州新一代企业家商会等组织联系,用好康佳电子信息产业基金,挖掘“新基建”项目信息,全力推动康佳空调、得润电子等重大跟踪项目签约落户,力争取得30亿元以上项目新突破。
该高新区核心区盐龙街道,今年上半年累计举办招商活动4次,新签约20亿元普天5G储能、1亿美元金铢芯片封测等亿元以上项目12个,新开工康佳存储芯片封装测试、合泰飞梵汽车电子等亿元以上项目10个,新竣工群力摄像头、乐芯智能穿戴等亿元以上项目7个,其中群力摄像头等3个项目接受全市“家家到”观摩。
造优营商环境打造“都满意”品牌
谐振机和焊接机高速运转,绿色信号灯和黄色信号灯在空中不停闪烁,技术工小李在多台机器间穿梭查看生产情况、协助上下料……8月11日,位于高新区的东山精密产业园的永创5G滤波器生产车间机声隆隆,工人繁忙,大量滤波器产品处于预制、装配、调试、测试之中。
“我是在东山精密一期、二期项目刚开工的时候,就进驻到工地、吃住在工地,全程负责基建过程中所有问题的对接、协调和解决。”高新区盐龙街道建设部工作人员胡建平告诉记者。也正是因为有胡建平等园区、街道工作人员的倾情服务和辛苦付出,东山精密一期项目仅用了9个月时间就建成投产,创造了高新区重大项目推进的最快纪录。
“和众多的投资商一样,我们最看重的是项目落户地的投资环境,因为再优惠的政策都是有底线的,只有优异的投资环境是无价的,也是最具吸引力的‘磁场’。”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谈及东山精密一期、二期项目落户盐城高新区原因时说,人是最重要的营商环境,高新区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科学前瞻的园区规划、日趋完善的产业配套、精简便利的营商环境,都向他们证明了什么叫“事在人为”。
好环境是最鲜活的生产力。而好环境的打造,靠的是作风、服务、创新。当前,盐城国家高新区正瞄准营商环境评价全省排名前15位目标,持续深化“2330”改革,大力推行“一窗通办、一网通行”、不见面审批和“一件事”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评比位居全省前列。深入践行“兑现比承诺更重要,服务比政策更长远”理念,推行重大项目“服务专员”制度,全程帮办、跟踪服务,全力打造“都满意”服务品牌。
产城“凤凰”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
在高新区世纪大道与振兴路交界处,有一座拔地而起的现代化风格蓝色大楼——高新区科技广场。广场内高端业态齐聚,吃喝玩乐购、高端体验一站式服务,散发出现代生活的独特韵味。这是盐城国家高新区智能终端产业园产城融合的一个场景。
近年来,盐城国家高新区坚定不移推进产城融合高地建设,全力打造宜居宜业高品质新城,引领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积极配合和跟踪推进高新区空间拓展、智能终端产业园拓展及世纪大道振兴路沿线城市设计等上位规划;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大力实施产城融合高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2个重点项目,力争年内实现科技广场、邻里中心酒店、创享街区全面开业;不断提升人居环境,瞄准全市创文测评第一目标,大力推进小区智能垃圾分类、老旧公厕改造等民生工程,坚决打赢打好人居环境整治“收官战”……
城市品质,最终落脚在民生建设上。盐城国家高新区辖区内南师大实验学校、枫叶国际学校、三甲医院、盐龙体育公园等教育、医疗、体育、文化设施一应俱全。特别是科技广场、吾悦广场、万达广场、富力科创城、腾飞路民国风情街等一个又一个相继崛起的“网红地标”,已成为高新区“夜经济”发展的闪亮名片,彰显了“高新夜未央”的魅力。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通过高质量的产城融合,盐城国家高新区全力集聚创新资源。目前,该高新区正深度接轨大上海、加快融入长三角,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引进建设一批高水平院士工作站、产业创新中心,推动中科院计算所高通量研究院9月份纳入省产研院体系,中科院上硅所创新中心年内投入运营,盐城大学科技园创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同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紧扣创新链培育产业链,优化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政策,引导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加快发明创造,增强核心竞争力,确保全年新认定国家高企50家,创成省级研发机构10家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8.5件。精心组织高端人才盐都行、科技人才节等活动,积极筹办电子信息行业全国性创新大赛,年内引进顶尖人才3人、领军人才40人。优化人才创业环境,新建5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和5万平方米创业基地,努力打造集智慧居住、共享办公、便利生活为一体的高品质人才社区。
此外,盐城国家高新区创新园区发展思路,突出主导产业培育,做足“产业集聚”和“空间集约”文章,正发挥好“头雁作用”,创新“一区多园”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招商选资、项目推进等机制,打造全国知名的千亿级智能终端产业园区。